提出|李自成曾主动请朝廷招安,提出三个合理要求,崇祯皇帝却断然拒绝!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各位朋友晚上好!笔者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甘肃农民自称“闯王”李自成后裔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好奇,今天咱们就再来聊聊“闯王”李自成与崇祯皇帝之间的一件秘闻。
提出|李自成曾主动请朝廷招安,提出三个合理要求,崇祯皇帝却断然拒绝!
文章插图
在封建社会,一旦中央王朝横征暴敛,再赶上灾荒之年,劳苦大众基本就会揭竿而起,通过武力推翻暴政。假如封建统治者无法平定农民起义,在局势紧迫之下,往往会主动对起义军首领进行招安,封官许职以求保住自家政权。事实上,招安自古有之,比如东汉对黄巾军的招安、唐末对黄巢起义军的招安、北宋徽宗年间对梁山好汉的招安等等,无一例外的都是中央政府对地方叛乱势力的妥协,而在招安之后,中央王朝也都无一例外地成功续命。
提出|李自成曾主动请朝廷招安,提出三个合理要求,崇祯皇帝却断然拒绝!
文章插图
然而在明朝末年,却发生了一件咄咄怪事——身为农民起义军领袖的李自成率军打到北京城下了,竟然主动派人去崇祯皇帝那里请求招安。对于这种无数皇帝梦寐以求的好事,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却断然拒绝了李自成的这一请求,最终选择在煤山以身殉国。从李自成的角度来说,他想要被招安是因为以前曾当过明朝的驿卒,心底承认明朝政权的正统性,也对皇室存有敬畏之心。事实上,李自成参加起义军实属无奈之举,出身平民的他本身并无太大野心,造反到最后也不过是想要一场富贵。这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他攻打北京城时的举动就能看出。
提出|李自成曾主动请朝廷招安,提出三个合理要求,崇祯皇帝却断然拒绝!
文章插图
一开始,李自成发现北京城防卫空虚,也没有什么军队过来勤王,便下令所有农民军先对其猛攻,以给城中的崇祯皇帝和众多大臣留下其实力强大的印象。就在明朝官员即将开城投降之际,李自成却突然停止进攻,并释放被俘虏的大太监杜勋,让其到紫禁城中给崇祯皇帝送话,主要就是谈自己接受朝廷招安的条件。据史籍记载,李自成“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这句话里包含了三个条件,首先他要求朝廷正式封其为王;第二是要求崇祯皇帝将西北一带割让给他作为封地;第三则是崇祯皇帝犒赏100万两白银作为军费。崇祯皇帝要是答应了这三个条件,他立马改旗易帜。奈何崇祯皇帝死活都不肯答应,对此始料不及的李自成在失望之下,指挥士兵攻破北京城。
提出|李自成曾主动请朝廷招安,提出三个合理要求,崇祯皇帝却断然拒绝!
文章插图
客观地说,李自成当初提出的三个条件并不过分——毕竟当时崇祯皇帝已经没有军队可对抗李自成,李自成能主动提出退兵那是再好不过。虽是城下之盟,有碍皇帝颜面,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以后实力强大了再去剿灭他也不迟。况且聪明的李自成还给崇祯皇帝留了个台阶,说是“愿为朝廷内遏群贼”。意思就是说,只要崇祯皇帝招安,他就会率军为朝廷荡平其他叛军,甚至包括出关与后金军队作战。可以说,只要崇祯皇帝下一道圣旨,不仅能收服李自成这员猛将,还能让几十万农民军为朝廷剿匪杀敌,这种好事实属千载难逢。况且此时西北早已不属明廷控制,无数叛军盘踞此地,形势混乱不堪,明廷把这一破包袱甩给李自成的话,岂不轻松许多,所谓的王位也不过是个虚名。至于那100万白银军银更是小事——叛军破城后,在北京城搜刮出了整整7000万两白银,100万两白银要是凑凑,明廷还是能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