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大秦一统天下,这段艰辛路上的当世名将,皆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 二 )
文章插图
二、文可兴邦,武能伐国
河西之地,秦与魏数年争夺的地方,本为秦的领土,但在吴起的出色指挥下,河西之地被魏夺取,成了秦人的心头病,秦国也做出了努力,但没有任何收获。天无绝人之路,秦国出了个秦献公,此人早年在魏为质,暗中学习魏国变法强国之术,借魏国之力回国为国君后,他就开始种种变法,不仅因为起兵勤王,打败进犯周天子的韩、魏两国,秦将章蟜还大破魏军于石门,斩首六万,创造了秦国单次战役斩首人数最多的记录,这也是数年来秦国对魏国的首次大胜。
文章插图
“二十三年,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然而在秦国一片大好的时候,秦献公没撑住,去世了其子秦孝公嬴渠梁继位。但魏国的噩梦才刚刚开始,秦国不仅又迎来一个中兴之主,还有一个从魏国逃走的治世能臣——商鞅。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而商鞅本人却因此被忽略了他的另一项才能,即军事能力。在秦惠文王前,史书中很少有秦国将军的记载,秦孝公时也没看到多少将军,但商鞅的名字不仅活跃在秦国内部各种发令下方,还多次出现在各国的战报中,秦孝公十年(前352)商鞅为大良造,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秦孝公十一年(前351),商鞅率兵包围并占领魏地固阳,降之;秦孝公二十一年(前341),秦孝公派商鞅进攻魏河东,商鞅用计俘虏魏将公子卬,可以说商鞅有大将风范,文可兴邦,武能伐国,秦国再次扬眉吐气。
文章插图
三、三朝名将,灭蜀谋楚
秦惠文王即位后,虽然处死了商鞅,但他也因为知人善用而流芳百世,他在位的这段时期秦廷上可谓是人才济济,他接纳在魏国不得重用的张仪、公孙衍、魏掌等人,又重用樗里疾、公子华、司马错等秦人,这些人都是当世的贤臣名将,张仪连横而弱六国,魏章斩楚军八万,樗里疾为秦宗室“智囊”,公子华善武,但很可惜,这些人都只活跃在秦惠文王时期,唯有司马错屡建奇功,灭蜀平叛,还在秦昭襄王时期多次大败楚军,颇有大将之风。
文章插图
司马错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曾与相国张仪在伐蜀还是抗韩上有争论,最终司马错说服力秦惠文王灭蜀吞巴,“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秦惠文王与秦昭襄王时,蜀地叛乱,都由司马错平乱,声望如日中天。秦惠文王时,秦廷人才济济,司马错只是年轻小将,没有出头的机会,但在秦昭襄王时,张仪、魏章已不在秦,樗里疾已老,终于有了司马错一展宏图的机会,秦昭襄王十二年(前295),“秦尉错伐魏襄城”。但随着白起受到重用,大权旁落到魏冉手上,司马错又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攻魏夺取魏国的轵地,攻韩夺取韩国的邓地,攻楚夺取楚国的黔中郡,但司马错的职位却越来越低,从国尉到左更再到客卿,之后再无战功,着实可惜。
- 唐朝一统天下功劳最大的王爷,功绩媲美李世民,为何能善终
- 天气| 浦东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上班路上请小心
- 新一轮冷空气在路上!雨、雪、雨夹雪接力上线……
- 蒙恬|他是大秦第一猛将,打的匈奴人不敢前来侵犯!
- 韩国人在欧亚大陆的路上越走越远!众口铄金的效果不可小觑
- 好好先生|刘备身边有诸葛亮辅佐,为何还是没能一统天下,他4个字说出原因
- 曹操一生错过了哪些盖世奇才?得此三人,或可一统天下
- 刘备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却在路上和一位高人擦肩而过
- 今天雨+雨夹雪!9级风在路上!一张图告诉你,现在雾多大→
- 关羽|如果关羽未死, 继续出兵北伐, 蜀汉能否一统天下 答案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