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一个字,被骂了好几年,如今国人都会用到
中国历史上 , 汉字并非同时出现的 , 比如说武则天为了表明自己与日月同辉 , 而生创了一个“曌”字 。 而鲁迅因为不懂闰土发出的“cha”音究竟为哪个字 , 而生造了“猹”字 。 有些文字当下可能不被人所接受 , 也几乎没有传播开来 , 但是到了现代我们已经接受了它 。 而中国历史上 , 有个人因为发明了一个汉字 , 而被骂了很多年 , 这个人就是刘半农 。
在古代 , 我国汉字不会区分男和女 , 也一直没有人认为有区分的必要 , 但是到了白话文运动开始后 , 第三人称女性代词的称呼就成为了难点 。 这时国外的很多作品已经传入进来 , 而一些翻译家们甚是苦恼 , 因为英语的使用习惯与中文截然不同 , 究竟如何翻译“she”呢?
翻译家们常常使用“他女”、“那女的”来翻译 , 但是这样很容易造成不好的效果 , 不管是阅读还是朗读都会让人感到无端别扭 。 而恰巧吴方言中有一个代表她的“伊” , 因而很多人便开始用起了它 。 鲁迅早期的很多作品都使用了“伊” , 比如说《风波》中“常说伊年青的时候 , 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 , 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便用“伊”来代替九斤老太 。
文章图片
到了1920年 , 刘半农率先使用她 , 写了一篇《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诗篇 , 由此引发了“她”字的争议 。 一位名叫寒冰的人在上海《新人》报刊上刊登了《这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 , 认为“她”字根本就没有必要 , 因为“我”也没有男女之分 。 且在他看来 , 两个“ta”读来一样 , 除了阅读上能区分外 , 实际上很难区分 。 而后 , 又有名叫孙祖基的人对刘半农的创作表示支持 , 寒冰又发文驳斥 , 这种情况下 , “她”字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
而作为语言学家 , 刘半农虽然正在国外留学 , 但实际上也非常关注这场论争 , 1920年8月9日 , 他发表文章从两方面探讨了“她”字存在的必要性 , 且进一步说明了这个字的实用性 , 并且顺势提出了造“它”字的想法 。
文章图片
除了有无必要的争论外 , 人们还在探讨“她”这个字是否尊重女性 。 毕竟五四期间新的思想已经涌入国门 , 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平等 , 很多人认为“她”字的出现代表着这是对男女的刻意区分 , 目的就是为了形成地位上的差别 。 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正是对女性的尊重 。 表明对女性地位的关注 。 而一些作家也开始了对“她”字的支持 , 比如说鲁迅、茅盾等人 , 他们也渐渐地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她”字了 。
文章图片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为何秦琼程咬金不吭声?程咬金:他差点坑死我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李敏|古墓出土一个小石棺,石棺上刻着四个字
- 朱元璋几乎杀光开国功臣,但却放过一个霸主,该家族繁荣200多年
- 贵族|唐朝最后一个贵族有多牛宰相想娶五姓女,科举制度只为压制他们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两个小国挤在一个岛上,东边国家宛如天堂,西边国家却深陷地狱
- 李世民指挥打仗什么水平?他的套路实在太深!
- 宋钦宗|本是抗金名臣李纲,为何世人却评价他是灭亡宋朝的推手?
- 朱元璋|大臣被杀前, 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皇帝大惊道: 赶快给他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