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抗美援朝胜利,中国受邀参加日内瓦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议上舌战群儒( 四 )


到了1954年7月,越南战争已经进入到了僵持的阶段,法国军队已经被打得有些力不从心,法军被彻底打垮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让周恩来深感顾虑的是:“如果美国此时联合英国进行武装干预,那么印支战争很可能继续扩大。”
美国为了能够武装干涉卷入印支战争,杜勒斯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他告诉英国代表:
“其实英国不需要真正参加战争,只要派一艘航空母舰过去表示支持,美国就可以全面介入印支局势。”

参加|抗美援朝胜利,中国受邀参加日内瓦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议上舌战群儒
文章插图
朝鲜战争和印支战争地形图
令杜勒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如此宽松的条件,还是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断然拒绝了。通过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艾登意识到中国的意志主权和利益是不能被轻易冒犯的,所以,此时的艾登也不再一味地去迎合美国,他更开始正视英国在中国的实际利益,也就是被其殖民统治的香港。
周恩来明白,在印支战争问题上,英国是可以来支持中国的提案的,但是中英之间沟通的渠道是一个问题。
早在1949年的10月1日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周恩来就向世界各国政府发送了公函。英国表示愿意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开始进行两国建交的谈判。但是,由于英国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中英建交的谈判也就不了了之。

参加|抗美援朝胜利,中国受邀参加日内瓦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议上舌战群儒
文章插图
周恩来谈判
虽然英国表面上在符和美国的施压,但艾登还是留了一手,他并没有把建交谈判的代表召回英国,而是以“代办”(仅次于大使)的身份继续留在北京。
中国也没有再派遣代表团前往伦敦进行谈判,艾登给这种情况下的两国关系起了个“半截子外交”的名字。在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前,中英一直保持着这种“半截子外交”。
直到在日内瓦会议期间,艾登又重新认识了中英之间的关系,他也终于有机会见到周恩来。艾登希望周恩来能够派人到伦敦去,继续就中英方面的问题进行会面,周恩来当然愿意满足艾登的要求,当即就指派身边的助手宦乡常驻在伦敦,而且把宦乡的身份提升为“代办”。

参加|抗美援朝胜利,中国受邀参加日内瓦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议上舌战群儒
文章插图
中国人民志愿军
周恩来与艾登的这次谈话意义重大,也都彼此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为中英两国关系的改善拉开了大门。在接下来的会议期间,艾登经常前往周恩来所住的花山别墅去拜访,去的次数甚至超过了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被称为“去花山别墅最勤的人”。
中英关系的改善,为日内瓦会议东、西方阵营上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根据周恩来对于国际形势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