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一个新生命的出现带给家长的不光是为人父为人母的欣喜,还有着数不清的担忧。特别是宝宝的艰难成长过程中,稍微有一些小变动,都足够引发天大的危险。
为了让宝宝更好地远离这些危险,妈妈们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宝宝的饮食穿着都要格外上心不说,就连各种检查也是蜂拥而至,生怕错过一个关键的环节。
可父母没有想到的是,偏偏有些人抓住了机会,利用父母对孩子的担忧“谋私利”。
文章插图
这项检查已经被卫计委叫停8年了,很多家长还是被迫交了“智商税”
“我家的宝宝的头发长得慢不说,而且颜色偏黄,是不是缺锌呢?”
“最近宝宝不知道怎么了,晚上频频哭闹,睡得特别不踏实,难道是缺钙呢?”
“宝宝吃饭一点也不好,感觉最近两天又瘦了呢,要不要带宝宝去检查一下吧?”
这样的疑问在家长群体中并不算少见,不少家长在看到孩子的“异常发育”时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和孩子微量元素欠缺扯上关系。
看着胃口寡寡的孩子,无数家长是愁在脸上,疼在心里。而这时电视上的微量元素的广告,就成为父母病急乱投医的那根稻草。
文章插图
要想更好地补微量元素,必要的检查是不可获取的。为了更加清楚地知道孩子到底是缺了什么,许多父母都主张为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查。
可这项检查真的有必要吗?
为此专家建议说,微量元素检查大多是智商税,参考意义并不大,父母做反而是上了当。
要知道儿童的微量元素检查已经被叫停8年,现在市面上的微量元素检查大多是借助检查的名号,让父母交智商税。
文章插图
微量元素检查被计生委叫停8年?这些弊端家长最好要心里有数
宝妈是否知道,这项检查已经被有关部门叫停8年之久了!微量元素市面主要有这些检测方式,父母有必要来具体了解一下微量元素检测的弊端:
【 孩子|这项检查已经被卫计委叫停8年了,很多家长还是交了“智商税”】弊端一:血液检测偏差大
血液检查,需要抽取宝宝少量血液,但是血液检测的结果只能反映宝宝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于存在于人体细胞组织中的微量元素,无法进行检测和判断。
宝宝近期的饮食及饮水情况都可能会对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多少产生影响。所以血液检测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体内微量元素是否缺乏。
文章插图
弊端二:头发检测不科学
这个方法不需抽取宝宝的血液,看似更为方便。但是,发检也存在着同样的弊端,宝宝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多少并不能代表宝宝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
头发长期暴露在外,个人的发质生长发育程度,甚至是洗发水的残留,都有可能会干扰到检测结果,这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弊端三:夹指检测是骗局
在一些母婴用品店或是私立医院,经常会有工作人员拿着夹子笑眯眯的对家长朋友们说,只需要夹一下孩子的手指或手腕,等几秒钟便可以知道孩子缺乏哪种微量元素。
实际上,这些看似的高科技产品,则是商家为了推广产品的噱头。
文章插图
微量元素检查为啥会被叫停,不科学才是其最致命的缺陷
微量元素检测之所以被叫停,是因为缺乏科学性,其结果也不能作为衡量宝宝体内微量元素的标准。
严格的血液检查都尚且不能算作最终结果,更何况不需要血液的检查了。
另外,孩子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处于动态水平,微量元素之间彼此也存在着竞争关系,例如父母熟知的钙铁锌,它们之间的相互含量就会影响。
例如补钙太多,会导致锌吸收的减少,补铁太多,也会影响锌的吸收。
文章插图
所以实在没有必要给孩子做所谓的微量检测,即使做了检查,只不过代表着当时的结果,或许吃顿饭的功夫,孩子体内的微量元素就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才子|孩子是这3属相,小时是孝子,长大是才子,一直在给父母争光
- 独生女|女子怀孕2次到预产期后孩子却没有了,老公提疑问才知事情不简单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孩子|孩子晚于这个点睡觉,身高发育至少损失5cm,也别早于这个点起来
- 孩子|育儿假:刚需+硬核
- 宝宝|8岁男孩依然在吃母乳,断奶几次都失败告终,对孩子会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