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爸爸育儿记
宝宝出生以后,每个家长都非常关注宝宝的成长,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学习东西,为的就是能让宝宝更加的聪明,在智商上先碾压一波,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谁都想要一个高智商的宝宝,因此有一个说法是,宝宝走路越早越聪明,智商越高,这个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文章插图
案例分析:
小俊宝刚刚满11个月,在十个月的时候,已经会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了,而且站得非常稳,现在基本上不扶东西,俊宝就能自己慢慢的站立起来,虽然起来的时候有些摇摇晃晃,但是站的还算稳当。

文章插图
就最近几天,骏宝的妈妈发现孩子现在竟然会走路了,这让她非常惊讶,在陪孩子玩耍的时候,本来是想去逗一逗孩子,看看他会不会走,于是俊宝的妈妈就故意坐到离俊宝远一些的地方,然后拿了个吃的在逗他.

文章插图
俊宝自己站起来以后,竟然学着往前走了两步,虽然走的不是很稳,看起来还是摇摇晃晃,但是这对于俊宝的妈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然后她又试了几次,妈妈赶紧拿出手机记录下了这个美好的时刻。

文章插图
周末俊宝的奶奶来家里的时候,俊宝妈妈拿出视频给奶奶分享,奶奶看了视频,非常的高兴说“俊宝走路走的这么早,以后肯定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家人都非常的开心”。

文章插图
可是实际上呢?走路早的孩子并不一定就是智商特别高的,也就是说,孩子走路的早晚和他们智商的高低是没有关系的,很多妈妈都被这个说法给骗了。而且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也曾经在节目上说过,孩子走路的早晚和智商没有关,并向大家解释了,孩子走路早晚的影响因素。
1.孩子腿部的肌肉力量
大家都知道人在走路的时候,所有的重量都在两条腿上,因此要想会走路,腿部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才可以。
而有的孩子可能腿部肌肉发育的比较好, 四肢也足够结实腿部已经能够支撑起他们身体的重量,所以就会走路走的比较早。

文章插图
2.四肢的协调能力
不光光是腿部有力量,就能够走路,走路带动的是身体及四肢,因此就需要四肢协调比较好,身体的各个部分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然而有的宝宝四肢协调发育的比较慢,所以在学走路这件事情上,他们也会稍微慢一些,但是这个是跟智商完全没有关系的,不是说身体发育的快慢,就代表着大脑发育的快慢。

文章插图
3.宝宝的性格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有宝宝天生就比较活泼好动一些,胆子也大,而有的宝宝天生就是属于胆子比较小的,在学习走路这件事情上胆子比较小的,就不敢轻易去尝试,所以学走路就比较慢,胆大的孩子学习走路就会早一些。
1.遗传因素
不可否认,孩子的智商有一部分是来源于父母的遗传,孩子的初始智商有一部分是遗传父母的但是还有一部分是后天可以干预的,就像是有一个高智商的宝宝,但是后天不加以培养和训练的话,那么他仍然是一个普通人。

文章插图
2.母乳因素
很多妈妈可能都没有想到母乳和宝宝的智商有一定的关系。曾经有英国剑桥大学的一名营养专家专门对30多个8到10岁的孩子在婴儿时期食谱做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最后显示:母乳喂养的孩子比奶粉喂养的孩子,在智商上高出10分左右。这是因为母乳中有可以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

文章插图
3.后天的培养
在生活中有一些孩子确实天生智商并不高,但是在后天,父母会给他们培养和训练,来锻炼他们的大脑发育,在训练之下,他们的智商也能够超越正常人。
我国智商最高的一个孩子高雍涵,他曾经两岁的时候还不会开口说话,之后奶奶经经常会给他数数,在这样的影响下,高雍涵也学会了数数,后来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又进行了培养,孩子智商达到了146,为全国最高。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宝宝|18岁女生产下男宝后住宾馆,喂新生儿喝老年奶粉,宝爸去哪了?
- 宝宝|8岁男孩依然在吃母乳,断奶几次都失败告终,对孩子会有影响吗
- 父母|家有懒妈妈,对孩子影响没想到这么大,宝宝:我承受了太多
- 跳跃型|宝宝这些不好的习惯,影响他未来身高!父母别不在意
- 食物|女性在怀孕时,有3种食物多吃会造成体内毒素累积,影响宝宝发育
- 退烧|宝宝发烧会烧坏脑子?这几个退烧误区,宝妈要注意!
- 禁忌品|被称为“幼儿杀手”的食物,影响发育和身高,家长仍在给宝宝吃
- 睡眠质量|宝宝出生“头三年”很关键,家长做好这3件事, 孩子会很聪明
- 瑜伽|妈妈倒立练瑜伽,1岁宝宝笑着跑过来,做出的行为让人哭笑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