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葛老的历史原型是什么?解读长安地下城主葛老的人物形象( 二 )


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葛老的历史原型是什么?解读长安地下城主葛老的人物形象
文章图片
整合史料后,大家会发现,“昆仑奴”一词实际的意思就是黑奴的意思 。
除了词语上的解释,在出土的有关唐朝时期的文物中,也有很多唐代的黑人陶 。
国家博物馆“大唐风华”展出1985年陕西长武县唐墓出土的“昆仑儿”,名之为“彩绘黑人立俑”,并说明“昆仑这个名称早在三国时已有记载,指色黑之人,并非指人类学上的黑种人”;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陕西礼泉县唐墓出土的“昆仑儿”,名之为“彩绘陶釉卷发俑”;咸阳市底张湾唐墓出土的“昆仑儿”,名之为“彩绘黑人俑”;辽宁博物馆展出的朝阳唐墓出土的“昆仑儿”,名之为“釉陶昆仑俑”;洛阳博物馆也有“昆仑儿”陶俑展出 。
这些“昆仑儿”的共同特点:圆脸,发卷如螺髻,露肩,上衣半穿半脱,腰间有衣带下垂,跣足,脚趾粗大 。
此外在唐代的很多壁画中也有大量黑人奴隶的形象,应该可以说,唐代的确存在过许多黑人奴隶,这些黑人奴隶应该就是昆仑奴,或者说是昆仑奴的一部分 。
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葛老的历史原型是什么?解读长安地下城主葛老的人物形象
文章图片
“昆仑奴”到底来自何方?根据人种分布,黑人都产生在非洲地区,大规模的人口贩卖是在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之后,距离唐朝时期相距9个世纪,唐朝时期的中国怎么会出现黑人呢?
关于昆仑奴到底来自哪里,一直以来也是史学较为有争议的地方,目前学界对唐代黑人的来源主要持三种说法,分别是“非洲来源说”,“南海来源说”“多源来源说” 。
“非洲来源说”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星烺,他认为昆仑奴来自于昆仑层期国,即桑给巴尔,通过阿拉伯人被贩卖到中国,不但有陆路,还有海路而来 。
在《新唐书》中记载了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与中国之间的一条海上航线,这一史料为“非洲来源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很可能属于东非海岸或古埃及的非洲人,通过海上贸易、迁移或其他途径抵达阿拉伯地区或波斯,再到印度,最后抵达中国 。
【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葛老的历史原型是什么?解读长安地下城主葛老的人物形象】2001年葛承雍批判了“非洲来源说”,提出“南海来源说”,认为唐代时期的黑人应该是来自东南亚,他认为:“中国黑人来源于东南亚的说法,比来源于非洲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
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葛老的历史原型是什么?解读长安地下城主葛老的人物形象
文章图片
中唐张籍《昆仑儿》一诗描绘得最为细致具体: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 。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州 。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