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跳槽在明清时期是什么意思?为何会是另寻新欢?( 二 )
文章图片
2、跳槽的来源古代中国,良家妇女的地位很低,妓女简直就是漂亮玩物,花钱买乐的嫖客,个个儿喜新厌旧 。嫖客上妓院被比作“吃草”,玩到了“草色衰败”那一天,失去新鲜感“马(嫖客)”自然就得“跳槽” 。诸如“调头”、“跳槽”这些旧上海的妓院用语,频繁地出现在清末韩邦庆所著的谴责小说《海上花列传》里,足见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
杨慎《升庵诗话》溯及了跳槽的词源,认为“元人传奇以(魏)明帝为跳槽,俗语本此” 。魏明帝就是三国时的曹叡,文帝曹丕的儿子 。用东晋史学家孙盛“闻之长老”的话说,“魏明帝天资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断” 。曹操很喜欢这个孙子,“常令在左右” 。然曹丕“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但随着一次打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那是途中“见子母鹿”,曹丕射杀了鹿母,再叫曹叡射鹿子,曹叡不干:“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 。”很有些一语双关,说完还哭了 。于是,“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矣” 。曹叡“自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他对诸葛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权”的评价,表明他确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这是他“工作”时的一面,而他生活的另一面,杨慎从《三国志》之外的典籍中看到了,那就是:“魏明帝初为王时,纳虞氏为妃,及继位,毛氏有宠,而黜虞氏……其后郭夫人有宠,毛氏爱弛,亦赐死 。”因此,虞氏从“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令终”中看出,曹魏“殆必由此亡国矣” 。她说的自然是气话,但杨慎却认为“虞氏亡国之言良是” 。皇帝“跳槽”、且没跳几跳竟成亡国征兆,虞氏之说可解,杨慎认同则殊不可解 。
文章图片
3、跳槽是如何演变的“跳槽”一旦进入市井,便得到广泛应用,明清小说中,屡见“跳槽”字眼 。沈复自传体随笔《浮生六记》中有一记叫“浪游记快”,其中讲到表妹夫徐秀峰邀他到岭南走走,更主要是“芸亦劝”,两个人就出发了 。一路上饱览滕王阁、大庾岭风光,过南雄、佛山,抵省城广州 。
广州的“花艇”(妓船)一直到解放前都是很有名的,珠江两岸,一字排开,遑论彼时?沈复等二人与“署中同乡”先还是“游河观妓”,继而做东的便请他们“实践实践”,结果沈复看中了一个叫做喜儿的“雏年者”,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因为她“身材状貌有类余妇芸娘”,表妹夫则“唤一妓名翠姑”,其余诸人“皆各有旧交”,于是“放艇中流,开怀畅饮”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余自省政协机关被抽调随省委检查团检查某市党风廉政建设,所遇颇与之相类 。当时到的是一家歌厅,门口坐着一堆小姐,当地纪委书记、办公室主任正“皆各有旧交”,毫不避讳我们这些“上面”来的人 。花艇上的人们“有卧而吃鸦片烟者,有拥妓而调笑者”,最后,“伻头各送衾枕至,行将连床开铺”…… 。在广州的日子里,沈复对喜儿用情“始终如一”,而“秀峰今翠明红,俗谓之跳槽,甚至一招两妓” 。
- 古代皇室|古代皇室为何都喜欢近亲结婚?
- 唐朝|龙在《西游记》里为什么地位不高?古代人是怎样看待龙的?
- 武则天|盘点武则天的陵墓中可能存在的5件宝贝
- 宋慈|外国法医对宋慈的评价是怎样的?国外对洗冤录的评价是怎样的?
- 西施|历史上真的存在西施吗?西施的传说是怎样的?
- 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何监的历史原型是谁?在历史上又做过什么荒唐事?
- 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长安十二时辰中哪些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 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狼卫曹破延为何实力圈粉?一位在拿生命演戏的演员
- 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中长安到底有多大?和现在的长安城墙一样吗?
- 不良人|长安十二时辰不良人和狼卫真实存在吗?历史上真有狼卫和不良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