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孟尝君为何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有哪些主要事迹?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四君之一,他是齐国贵族,齐威王之孙,此后继承父爵于薛,所以又被称为薛公 。孟尝君依靠父亲留下的遗产,广招宾客以养士,好扩大自己的势力 。当时秦昭襄王就像招揽孟尝君到秦国当丞相,可见孟尝君的确是有一番才能 。不过也有人说孟尝君是名不副实,以他的能力来看恐怕能以背负盛名 。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孟尝君的主要事迹,看看孟尝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担当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名号 。
孟尝君|孟尝君为何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有哪些主要事迹?
文章图片
孟尝君田文,齐国王族子弟,家财丰盈,凭借家族影响,疏财纳士,而享有贤明,位列“战国四君子”之一 。
面对日益强大的秦国,且有鲸吞他国之势,孟尝君仅仅是战国末期诸侯列国王族垂死挣扎的一个典型 。孟尝君以父祖之资而博得贤明,但其未必当的一个“贤”字,当利益受到损害时,其行为与强盗无异 。
一、相秦不成临险境,而怨秦
1、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并请求见到孟尝君,《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 。由此可见,秦昭襄王也成了孟尝君的粉丝,欲将其揽入秦国,为秦国效力 。
既然当时头号强国秦国力邀,孟尝君有点飘飘然,准备收拾行装去秦国,而宾客却不赞成其入秦,再三规劝,仍执意前往 。最后,还是一个叫苏代的宾客,以比喻的方式力谏,令其有所悟,才放弃入秦的打算 。
齐愍王二十五年,齐国派孟尝君入秦 。秦昭襄王随即任命孟尝君为秦相 。孟尝君入秦为相,引起赵国的警觉,赵武灵王认为秦、齐将来有联合的基础,于赵国不利 。于是,赵国积极活动,孟尝君为秦相不足一年即被免,取而代之的是赵国重臣楼缓 。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了有人在秦昭襄王面前诋毁孟尝君的话,“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 。
秦昭襄王不但免了孟尝君秦相,还将其囚禁,并欲“杀之” 。最终,孟尝君依靠宾客中的“能人”才得以逃离函谷关,从此也为世人留下了“鸡鸣狗盗”的故事 。
孟尝君|孟尝君为何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有哪些主要事迹?
文章图片
战国之时,诸侯列国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素有贤明的齐国重臣入秦为相,他国君主难免想入非非,不计代价搞破坏,是预料之中的事 。再者,孟尝君的影响力,且背后有强大的齐国,抵挡赵国应该不困难,谁曾想孟尝君竟然沦落至“高调赴秦,落魄而归”的窘境 。
还有,孟尝君入秦、相秦是秦昭襄王九年,此时正是宣太后专政时期,穰侯魏冉手握秦国大权,即使赵国未对孟尝君相秦之事从中作梗,孟尝君也难以久在秦相之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