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百年前的四川与重庆上万只华南虎下山吃人事件揭秘( 二 )


当三百多年前川渝地区虎患成灾时,森林中的野物已经不能填满华南虎硕大的胃口,它们成群结队地走出森林,前往村庄、城镇摄取食物 。暨南大学历史系学者刘正刚在调查客家移民史时,对川渝虎患做过考证,认为虎患多以城镇为主,“这与陕晋地区虎患多发生在山区不同 。陕晋虎患是流民在开发山区的过程中形成的,川渝虎患则因战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或逃往深山避难,反而使城镇空虚荒凉所致 。”
清初画家刘石溪在《蜀龟鉴》中,对清初四川死于虎患的人口做过粗略估计:“自崇祯五年为蜀乱始,川南死于献者十之三四,死于瘟、虎者十之二三,而遗民百不存一矣 。川北死于献者十之三,死于摇黄(十三家)者十之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之一二,遗民千不存一矣 。川东死于献者十之二三,死于摇黄者十之四五,死于瘟、虎十之二三,而遗民数万不存一矣 。川西死于献者十之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之一二,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
虽说古人的数据概念比较模糊,但我们还是能大致找到一个换算依据:四川人口从明末的380多万到清初的60万,总计减少约320万,如果将“死于瘟、虎者十之一二”到“十之二三”进行折算,可知当时有三四十万至八九十万人丁“死于瘟、虎”,如果再取其中间值,可基本推测死于虎患者在20万到40万之间 。因此,专家们的基本结论是:当时整个川渝地区的华南虎,总数不下一万只!
四川|三百年前的四川与重庆上万只华南虎下山吃人事件揭秘
文章图片
【四川|三百年前的四川与重庆上万只华南虎下山吃人事件揭秘】川渝虎患直到康熙末年才趋平缓,主要原因是“湖广填四川”而来的移民,在恢复生产、开垦荒地的过程中,捕杀了大量的华南虎 。相对于成都平原老虎的消失,重庆山地的老虎存在的时间更长一些 。从清初到新中国成立前,重庆地区虽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垦,但华南虎的栖息地并未遭到毁灭性破坏 。“那里紧靠南川大山,当地老一辈村民大多见过老虎,上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进山剿匪时,屡与老虎遭遇,不得不动用机枪,打死了不少 。”
老虎最后一次现身重庆主城是1930年春,地点在金汤街原唐式遵公馆 。唐时任川军32师师长,当天中午正在公馆内大宴宾客,忽然一只老虎越墙而入,客人惊恐躲藏,唐急取步枪射击,将虎击毙 。次日,宴会继续,因有虎肉上桌,美其名曰“虎宴” 。除主城外,上世纪40年代老虎在重庆近郊仍大肆活动 。“那是1944年深秋,日军猛攻贵州,独山吃紧,密存贵阳的原故宫国宝由16辆军车紧急运往陪都,我负责看守 。”曾任国民党军宪兵排长的宋子敬告诉我,“国宝到重庆后存放在巴县一品场的石油沟,没想到这里居然是个虎窝!”据宋回忆,“我们驻守在石油队留下的空房里,老虎经常从箭滩河对岸游过来,卧在后窗外,抓耳朵、打喷嚏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不过,只要你不招惹它,它也不会咬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