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 丧事为什么要用白色?古人的颜色崇拜是怎样的?( 二 )


“五时衣”中的白色,对应的是秋季 。秋季,是大自然的杀气时节 。丧服之白色,既是一种复古、忆祖的祭服服色,同时也是吊丧死者的凶煞服色 。
隋、唐至宋,皇帝命百官也穿着“五时衣”服饰“迎气五郊” 。明、清时,“五时衣”流行于民间 。而西方文化中,颜色象征意义少了一些神秘,白色象征意义主要来自白色本身,如下雪、白花等,白色只意蕴高雅纯洁,黑色才是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色,象征着死亡、灾难 。
二、崇尚先人
中国丧服“尚白”礼俗,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崇敬” 。《史记·礼书》云:“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大戴礼记·礼三本》也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中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
“尊先祖”,是“礼三本”之一 。中国人最早的服装原料取材于麻,中国之中原地区远古不产棉布,除了从自然界获取的动物毛皮、羽毛外,最先是以葛、麻、丝帛为服装原料 。清麻脱胶和丝帛漂练之后,自然呈现白色,白色自然成了中国人最早的服色 。白色是祖先的发明,白色丧服则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 。
【丧事 丧事为什么要用白色?古人的颜色崇拜是怎样的?】
丧事 丧事为什么要用白色?古人的颜色崇拜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三、表达虔诚
中国丧服以白色为主,还体现礼的“真诚性” 。丧服的原料选择原则,是崇尚原始、质朴、自然 。《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疏衰裳齐”;“不杖,麻屦者”;“大功布衰裳,牡麻绖缨,布带,三月,受以小功衰,即葛”,“小功布衰裳,澡麻带绖,五月者”,“缌麻,三月者” 。
原料的粗糙程度,古人将之与丧礼的等级挂钩 。中国古人对五种丧服制作要求不同:斩衰是五服中等级最高的一种,上衰下裳都是最粗的麻布,只裁割而不缉边,无修饰;齐衰仅次于斩衰,穿用粗麻布制成的衣,缝边,所以称齐衰;大功,穿用熟麻布做成的衣,麻布细于齐衰而粗于小功;小功,穿用细于大功的麻布制成的衣;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穿用细麻布制成的衣 。越是与死者亲近的人的丧服,后天的加工越简单,以至于斩衰的原料是生麻布 。
《史记·乐书第二》:“穷本知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 。”(唐)张守节正义:“著,明也 。经,常也 。著明诚信,违去诈伪,是礼之常行也 。”常行之礼,在于诚,在于去伪 。所以“布筵席,陈樽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史记·乐书第二》) 。郑玄注曰:“言礼乐之本由人君也 。礼本著诚去伪,乐本穷本知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