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汉初君臣到底怕不怕匈奴人?( 二 )
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了现在网上著名金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发明人陈汤的时代,也就是晁错之后150年左右,《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记载陈汤的评价:
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
也就是说,在匈奴从汉地吸收了大量文明成果之后,其在军事上也不过稍稍拉近了与汉军之间的差距,由五个顶一个,进步到了三个顶一个……
文章图片
西汉军队复原图
有人或许会说,这是汉武帝打出来的自信,恰恰相反,在汉武帝之前的晁错口中早有评断(《汉书·晁错传》):
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境 。……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 。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 。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 。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 。
匈奴因为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免不了骚扰边境,对于汉地的侵害,也不过主要是对边郡的疾行抢掠,你调兵防备,人多了他就跑,人少了他就来,问题是兵多成本就高,撤了屯兵,他又来,不胜其扰,整体上,晁错算的就是一笔经济账 。
所以晁错开出了药方,就是移民实边,或者说用厚利诱民实边,最终兵民一体,抗拒游牧人的抢掠 。
今人看史书就能发现,虽然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匈奴入塞的记载一直到汉武帝时代仍是持续不断,可见被动防御下的汉朝边境仍不安宁 。
然而,当我们细读史书,又会发现,在汉初的朝堂之上,对于匈奴的议论并不少,却从没有将匈奴视为能够威胁汉朝存亡的政治问题,算的往往是经济账、面子账,换句话说,它就是个小把戏,恶心,却不可怕 。
之所以如此,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里已经写得很清楚:
兒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 。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 。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
匈奴的兵员实际上就是普通的牧民,依靠他们的生活技能来从军作战,而他们的武器则非常落后单调,长兵,也就是及远的武器就是弓箭,短兵,也就是肉搏武器则是刀和鋋,即短矛 。
文章图片
胡汉交战图,匈奴人用的就是短矛、剑和弓
从考古发掘来看,匈奴的弓多木质,上有华丽的装饰构件 。由于木头容易腐朽,目前还没有发现完整的匈奴弓,大多是一些残留的弓饰件,具体形制无法得知 。但根据弓腐朽后残留的痕迹看,其最大长度可达1.3米,而箭头材质则多种多样,有铁、铜和骨质,其中铁质的箭镞占多数 。
- 汉朝|历朝和亲,为何没有匈奴公主嫁入中原?
- 汉朝|汉朝时期的汉武帝能击败匈奴,是因为汉朝变强了还是因为匈奴变弱了?
- 汉朝|李广没打过一仗胜仗,为何还被文人吹上天?
- 汉朝|汉朝有庙号的皇帝有几个?为什么相比其他朝代少那么多?
- 汉朝|古代和亲都是嫁公主,为何没有皇子去当女婿的?
- 汉朝|话说刘邦书都不读的人,为什么成就却这么高呢?
- 汉朝|为什么要9月1日开学?古代人开学会做什么?
- 汉朝|车千秋本是一位守墓侍卫,他对皇帝到底说了什么就做了丞相?
- 汉朝|为什么李广不能封侯?李广难封是什么意思?
- 汉朝|刘贺被废黜帝位后,汉宣帝为什么要封他为海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