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能够三家分晋的韩国为什么如此弱小?
历史上,将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分隔开的历史事件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事情,原本强大的晋国被瓜分成了三个国家,历史也进入了下一个时期 。我们可能觉得,有能力这样做,那么这几个国家的实力必然会相差无几,但事实上,韩国在这里面实力最弱,而且还是秦国第一个灭掉的对象 。那么为什么韩国会这么弱呢?
文章图片
晋、楚两国是春秋时期最强的两大诸侯,两国长期平分霸权 。整体而言,晋国又要稍微占据上风,而战国时期亦是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开端标志 。以整体而言,战国七雄,晋国就占据了三位 。同样脱胎於晋国的战国三雄,魏国在战国前期强盛,是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雄的诸侯,也是第一个称“王”的华夏诸侯(徐、楚、吴、越等国,虽称王较早,但长期被视为蛮夷而排斥在外) 。而赵国在战国后期崛起,军力甚为强大,也是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军事抗衡的国家 。相比之下,韩国却乏善可陈,那为何韩国在三晋中最为弱小呢?
【三家分晋能够三家分晋的韩国为什么如此弱小?】首先,晋国韩氏相比赵氏、魏氏而言,起步晚、资历浅,故而其底子薄也最薄 。自晋文公起,晋作三军,每军置将、佐两人,此六人分掌晋国军政(晋文公去世不久,晋国便军政一统),而被称为六卿(有时也扩编为八卿甚至十二卿,但常态编制为六卿) 。在晋国历史上曾活跃过很多强势家族,如狐氏、赵氏、先氏、胥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郤氏、栾氏、韩氏等 。而六卿职位也只有这些家族的家主才可轮流担任,因而这些家族可被统称为“六卿家族” 。
文章图片
赵氏、魏氏的发展,几乎同步,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晋作二军,晋献公自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驾车),毕万为右(车右,护卫),伐灭霍,灭魏,灭耿 。以耿赐赵夙,以魏赐毕万,毕万之后便以魏为氏,是为晋国魏氏 。赵氏的赵衰与魏氏的魏犨,也都跟随晋文公长期流亡於外,因而,赵、魏家族得以挤入“六卿”家族之列 。赵氏至赵衰之子赵盾为执政,权倾一时,然而族大多怨,赵氏终因“下宫之难”而几近被灭门,后经“赵氏孤儿”赵武而使赵氏再兴,然而终归是元气大伤,赵氏的地位渐与六卿持平 。魏氏的发展虽相对於赵氏要缓慢一些,但较为平顺,至魏犨之孙魏绛,始为晋国执政,因佐晋悼公复霸有功,魏氏开始显赫 。
而晋国韩氏的起步,却要晚得多 。晋国韩氏为晋国宗室的别支,曲沃庄伯之异母弟万,被封於韩原,其子孙便以韩为氏 。韩氏曾依附於赵氏(韩厥曾为赵盾的家臣),至前573年(晋悼公时期),韩厥才始为晋国正卿(执政、中军将) 。故而,韩氏的资历与势力远不如赵、魏,而至三家分晋时,韩国的地盘也最少 。
- 晋朝|盘点那些进入晋朝之后,死于非命的魏吴名臣武将
- 秦汉|项羽的四员大将分别是谁?他们最终结局怎样?
-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分别是谁?竹林七贤的故事介绍
- 陈情令|陈情令改编还可以,为什么评分那么低?
- 魏晋|魏晋时期男人真的都很娘吗?古代男人其实也看脸
- 苏门四学士|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其中谁的文学成就最高?
- 秦汉|项羽为什么失败?只因为分封了太多诸侯
- 西晋|五胡乱华是怎样开始的?五胡乱华的结局是什么?
-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怎么变成战国七雄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是谁?
- 唐朝|唐朝李泌是个怎样的人?李泌性格分析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