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战役七年战争中的布拉格战役是怎样的?为何腓特烈惨胜?( 二 )


布拉格战役七年战争中的布拉格战役是怎样的?为何腓特烈惨胜?
文章图片
主持修建防御工事的冯·布劳恩在布拉格城东侧、维尔他瓦河畔的杰士卡山与城东南方的塔博尔山上,兴建起了坚固的防御据点 。这里正是两百年前,扬·杰士卡将军率领胡斯党徒布下车阵,击败帝国骑兵冲锋的历史战场,此地可以俯视整个战场 。
另一边,腓特烈召集施维林、齐腾、不伦瑞克亲王、莫里兹等诸位将领,于作战前夜召开最后的作战会议 。普军根据先前的侦查分析,奥地利军应会于要塞化的杰士卡山外围,设下重兵防御,从正面强行渡河无疑是找死 。
但是,在维尔他瓦河南侧,有一段干涸的河床,可以从此处迂回渡河占领塔博尔山之后攻上高地,一举消灭奥军 。为了确保切断奥军的退路,将派遣一支别动军团赶往布拉格城的西方,从背后切断奥军的补给路线和通往维也纳的撤退路线 。腓特烈所选择的将领,是弗朗西斯·爱德华·詹姆士·凯斯 。
为了吸引奥地利部队的注意,普军的主力将放在正面的左翼上,尝试从这段干河床渡过维尔他瓦河,正面进攻杰士卡山上据守的奥军 。这个任务由老练的元帅施维林负责 。1757年5月6日,普鲁士大军出现在维尔他瓦河畔的普洛塞克高地之上,布拉格会战正式爆发 。
布拉格战役七年战争中的布拉格战役是怎样的?为何腓特烈惨胜?
文章图片
早上七点钟,施维林将四十门大炮从树林中推出来,开始以强大的火力压制和对面的奥地利守军,有条不紊的部署渡河作战 。为了应对塔博尔山方向的施维林军团,冯·布劳恩公爵调动了六个步兵团共约12000人,紧急增强塔博尔山防御阵地 。
双方在进行火炮对射约两个小时之后,奥地利军因补给不畅,已经用掉了大半的弹药,卡尔亲王于是下令各部队没有他的命令不得擅自开火,务必节约弹药 。施维林元帅见到奥地利军火力明显减弱,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下令汉斯·卡尔·冯·温特菲德(HansKarl von Winterfeldt)将军率领三个步兵团,在炮兵火力掩护下通过干河床 。
然而,当普鲁士的步兵一踏入所谓的“干河床”时,却发现情况完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这块宽约120公尺的河床,事实上因为数日前的大雨而成为了烂泥地;虽从外表上看不出来,但一踩下去就拔不起来了 。渡河的普鲁士军顿时陷入了动弹不得境地 。见到这么好的机会,冯·布劳恩便下令奥军的所有炮兵和步兵集中火力往河床上的普军展射击 。温特菲德将军尝试让部队行动起来,怎奈淤泥太深根本快不起来 。就在此时,温特菲德的小腿挨了一发子弹而倒在泥沼中,他的副官们赶紧冲过来把他从烂泥浆里拖回岸上 。在丧失了指挥官之后,毫无掩护地暴露在奥军火力下的普鲁士部队丢下他们的旗帜开始溃散,见到这种情况的施维林于是立刻跳下马,跑到溃散的普鲁士军之中,立起战旗并尝试让他的士兵恢复秩序 。就在这时,一枚炮弹飞来,将这位73岁的老元帅炸成碎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