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研究 | 银行的难题与路径选择( 二 )


从长期来看 , 我们认为银行的确面临着“不可能三角” , 负债端相对稳定、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和保持有效信用扩张三者兼备是很难同时达到的 。 我们利用上市银行财报数据 , 筛选目前已经披露年报的5家国有大行、6家股份制银行、4家城商行和4家农商行 , 根据其利息支出和计息负债来计算其综合负债成本 。 再对比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的一般贷款平均利率 , 会发现二者呈现亦步亦趋的走势 。
「」债市研究 | 银行的难题与路径选择
本文插图
而当出现负债端稳定 , 但贷款端利率下滑 , 或者负债成本下行速度远远低于贷款利率的时候 , 往往就会出现三种情况:要么社融增速萎缩 , 要么银行资产配置更多转向金融市场 , 要么表外融资修复 。 或者以上几种情况交替出现 。
我们看到用贷款利率与样本银行负债成本来刻画的银行利润 ,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中枢下移 , 第一次发生在11-12年 , 第二次发生在14-15年 , 第三次发生在2019年 。 一方面这与经济周期是匹配的 , 一方面也来源于当货币政策宽松时 , 更市场化的存款端调整幅度也往往小于贷款端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在这三个阶段 , 银行反而会减少贷款端的投放 , 转而投向金融市场的配置 , 利用加杠杆或购买金融产品在利率下降周期中增厚收益 。 我们利用扣除掉非银贷款后的广义信贷和修正M2做对比 , 会发现该指标出现三次显著上行 , 也是集中在上述三个时段 。
「」债市研究 | 银行的难题与路径选择
本文插图
而当社融持续下滑 , 银行反而转向增加金融市场的配置之后 , 政策往往会进一步放松 , 资产端的监管也会有所松动 , 比如对地产、对城投、对非标等等 , 于是表外融资就会慢慢扩张规模 , 即使贷款利率继续下降 , 但高收益资产占比上升 , 银行资产端综合收益也会是上升的 。 但这样做的后果是看起来贷款利率在下降 , 但社会融资成本可能并不一定下降 , 这类主体往往是利率不敏感且投资机构更加青睐的 , 反而会增加了其他主体的融资难度 。

「」债市研究 | 银行的难题与路径选择
本文插图
回顾完历史上银行利润下降后的数据表现 , 我们倾向于判断 , 如果是在去年的环境下 , 银行继续降低利润且保持信用扩张在一定水平是可以持续的 , 而在目前疫情不确定性较大 , 全球均面临衰退风险的背景下 , 未来银行面临的“不可能三角”还是有一方会出现松动 。
目前来看 , 路径一不再追求有效信用扩张其实是个最理性的选择 , 疫情导致总需求下降从而银行信用扩张放缓符合自然规律 , 若如此债市或将与去年类似 , 在经历了利率中枢的大幅下降后再次回到震荡格局 , 但考虑到目前政策取向仍是加大逆周期调节 , 特别是本月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可能相对惨淡 , 继续推行该路径可能性较低 , 目前环境下势必要求社融、信贷等数据保持较高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