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长视频不应该把“短视频”当敌人( 三 )


包括开头提到的影评剧评类短视频,“X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真的会成为“票房”“收视率”的最大元凶吗?这显然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设问,甚至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和影视产业相辅相成,是市场主动选择的一个结果:
在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注意力争夺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长达半小时以上的视频观看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奢侈的时间分配,而影视剧质量的良莠不齐导致很多观众在观看一部影片时不知道质量如何,如果等看到一半才发现是个烂片,浪费的时间会给人带来极强的挫败感,所以电影解说也起到了一个甄别的作用。
有不少人都有自己信任的电影解说创作者,并在他的推荐下确定自己是否完成全片的观看,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数据民主化的体现。
比如中国台湾的谷阿莫,就曾经以轻松幽默的电影解说风靡中文互联网,官方媒体《郑州晚报》就对其曾有过这样的肯定:当你没时间看电影时,看谷阿莫的短片,配上诙谐的解说和影像剪辑,几分钟的时间便可以了解一部电影的梗概,还能精确地Get到笑点和槽点,比看影评什么的轻松多了。

长视频|长视频不应该把“短视频”当敌人
文章插图
当然2018年,包括迪士尼在内的五家影视公司将谷阿莫告上法庭,最终谷阿莫被判侵权成立。
所以打那之后,短视频平台也对侵权和二次创作之间的界限非常重视,仅在过去三个月,某头部短视频平台就下架了影视侵权视频338万余条,封禁影视剧侵权账号11039个。
同时,该平台也表示:基于影视的“二创”内容,有用户的创新与贡献,也是用户真实情感的表态。“二创”是新事物,应该鼓励、支持。片方、用户、创作者都有需求,不应假借维护版权的名义,将用户的创作一棍子打死。
总之,长视频想要通过版权来和短视频抢蛋糕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短视频产业的整体正规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结语从上述文章看来,历史弯路、盈利受阻加上短视频的围剿,长视频平台的未来似乎略显悲观。
但只要中国人还有看影视剧的需求,长视频就依然有机会,最近两年大火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和《开端》等就说明了市场的潜力。
而且,在这个短视频市场越来越大的时代,国外依旧有一些长视频网站高歌猛进,外国同行的成功经验虽然不能照搬,但依旧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曾经在2018年市值一度超越迪士尼,成为全球第一大媒体的网飞就是个很好的榜样。虽然“个性化需求”、“内容为王”以及“挖掘待挖市场”是所有内容平台的口号,但真正做到的寥寥无几,而纯用户付费制度的网飞则做到了。
比如他们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喜好设置剧集呈现方式(日本人喜欢特效字幕,波兰人喜欢加上旁白解说);愿意为精品剧砸钱的同时尊重创作者,比如不用播放量向创作者施压,为了不破坏叙事结构,宁可一口气放完;再比如率先为视力障碍人士提供了可以听的网飞。
2021年,网飞的净利润达到了51.16亿美元。
所以,长视频平台如果想要突围,与其把精力放在对短视频的维权上,不如审视自身问题,才能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