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明争暗斗,淘菜菜硬刚美团、拼多多?( 二 )


升级为淘菜菜后,阿里提供的产品引流更加集中,从此前为十荟团&盒马集市双线引流,到现在聚焦淘菜菜集中引流,流量集中化有利于淘菜菜的用户增长,也侧面反映了内部组织统一认知,淘菜菜战略地位的提升。
阿里巴巴淘菜菜生鲜行业总经理郑红梅在一次演讲中表示:(2021年)4-6月份,淘菜菜的销售环比增长200%,7-9月份继续保持150%的环比增长。
背靠大树,淘菜菜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消费者的关注。以“九省通衢”的武汉为例,淘菜菜在武汉的中小规格的订单超过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部分产品价格也低于它们。唯一的问题是,淘菜菜上产品的丰富度不如前面两家。

优选|明争暗斗,淘菜菜硬刚美团、拼多多?
文章插图
东方证券针对武汉当地的社区团购“团长”做了调研,结果显示:
在剔除仅做单平台后的177个团长中,74.87%的团长认为多多买菜最便宜,且46.89%的团长认为多多买菜上用户每单购买件数最多。而对于淘菜菜和美团优选,问卷中团长没有表示出明显一致结果,认为美团优选和淘菜菜便宜的比例几乎一致,而相应质量上淘菜菜形成了一致稳定心智,这也符合淘菜菜提出的“价格差不多,质量好很多”的定位。
调研问卷还显示,美团优选商品丰富的观点占领了更多团长心智。有43.5%的团长为美团商品丰富度高,27.12%的团长认为多多买菜商品丰富度高,仅16.38%的团长认为淘菜菜商品丰富度高。
所以,能在几大社区电商巨头争夺激烈的武汉地区杀出重围,阿里下了不少功夫。长江证券认为,淘菜菜快速崛起的背后,核心是利用阿里体系内的供应链和物流资源,强化服务品质,并有效提升用户黏性。
人尽皆知的小心思社区电商背后,除了“吃饭”这一最根本的需求外,巨头们看重的还有流量。
“生鲜产品,更像是社区电商的流量引擎。”据业内人士透露,社区电商和“即时到家零售”不同,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更高,在头部社区电商平台,大众日常消费的蔬菜水果往往是关键品类——诸如土豆、西红柿、苹果、香蕉。
而这些几乎每家都要吃的蔬菜瓜果,也是社区电商平台的引流利器:
以美团为例,来自美团最新财报显示自2020年7月发力社区电商后,美团在以社区电商为主的新业务上已经烧掉近超200亿元,但换得了1.6亿净增用户。

优选|明争暗斗,淘菜菜硬刚美团、拼多多?
文章插图
淘菜菜这边也不示弱,从活跃用户数来看,淘菜菜月活用户及日活用户持续攀升,已跃居社区电商平台中的第三名。截至去年9月末,淘特与淘菜菜,去重后的年活跃消费者达到2.7亿,年同比增长200%。
从用户粘性及留存来看,淘菜菜DAU/MAU及次7日留存率也在持续提升,跃居第二位,整体来看淘菜菜无论是活跃用户量级还是用户粘性都在持续向好。(不过,由于淘菜菜、多多买菜、美团优选三家用户除了从小程序口进入,还会从主站APP内进入,所以Questmobile小程序端数据仅具备一定参考价值,不代表全量数据。)
隐藏在流量背后的,还有下沉市场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社区电商的核心市场并非超级城市,而是以二线到五线为主的下沉的城市。某种意义上,围绕社区电商的竞争,也是互联网平台针对下沉市场的争夺战。
过去数年,拼多多通过社交裂变及爆品逻辑模式成功打开了下沉市场获取了大量用户及消费;内容电商通过场景对部分类目的优化使得部分品类、品牌营销阵地转移;社区电商模式下,渠道效率对部分类目优化使得部分品类进行了渠道转移。
以上来自“人货场”的全面变化,让阿里国内电商体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去年整体增长严重放缓,股价也是“跌跌不休”。
进军下沉市场,已经是阿里不得不为之的一件事。
从目前的做法来看,淘特/淘菜菜两大品牌都是为了下沉市场而准备,且目标是对质量有所追求的人群,这一定位与美团优选十分接近。而多多买菜可能更适合切入更下沉市场,主要面对价格敏感型客户。
所以东方证券将这三家按照下沉程度做了排序,即多多买菜>美团优选>淘菜菜。
除了这些,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融合的趋势下,未来电商巨头的战略布局落子的重点在于供应链。
阿里高层在2021投资者大会上也提到:接下来,淘特、淘菜菜将在两个方向重点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