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没有组织转型,不可能实现数字化转型( 三 )


彭:对数字化的未来前景,我是持乐观态度的。
首先,虽然目前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成功率低、推进困难,但作为一个大趋势,企业都必须顺势而为。这就像当年企业引进ERP , 有个说法是“引进ERP找死,不引进ERP等死”。甚至,刚开始推进效果都不好,有些企业还成了先烈。但趋势还是一步步变为了现实。
同时,从数字化到数智化,对传统职能部门的工作与技能的替代是必然的,但数智化底层逻辑的设计还是人,数字化最终还是服务于人,人还是起决定作用的。机器人再聪明,永远比不上人类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永远比不上对不确定环境的灵活应对与自适应。
当然,数字化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天使,用不好,是魔鬼。这是我一直比较警惕的。
陈:的确如两位老师所说的那样,事实上,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人。我们不担心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而是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这也是我持乐观态度的主要原因。
穆:如果数字化是趋势,那么,人性就是驾驭这种趋势的关键。人性中的“创造力”和“向善之美”,是拥抱数字化时代的两个最大筹码。
问题:最后,如果数字化转型趋势不可逆,那么,请三位老师能否总结一下,你们认为的关系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成功要素?
陈:一是从业务切入。我们探讨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其核心还是要为顾客创造价值。对于企业而言,为顾客创造价值,直接体现在业务端,所以,数字化转型也应该以业务端为切入。
二是有专门的预算。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需要持续的投入,如果没有专门的预算,很难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
三是有协同共生的文化。数字化转型可以说是企业发展逻辑的变化,也是企业构建内外部新能力成长方式的变化,所以,需要企业能够与内部、外部的相关方展开广泛的合作,并共创共生新的价值。如果没有认知的改变、共生的理念、协同的文化,是不太可能成功的。而新文化的打造,也意味着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亲自参与与推动,是最高领导者的责任。
彭:其一,企业家及高层领导重视并亲自推动。
其二,要加大对数字化的资金与人才投入,对数字化要舍得投、连续投。
其三,要有基于数字化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优化软件平台。
穆:一是企业家的数字化认知水平较高。这是真正的动因,不建立在高水平认知上的转型需求,都是昙花一现,都属于“找特效药”式的投机。这个条件不能强求,企业家领悟到了就有,没领悟到,就没有。
二是战略优秀。优秀的战略让企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事大了,人的格局才能大,企业才能够容纳更加剧烈的改革。
数字化|没有组织转型,不可能实现数字化转型】三是组织到位。也就是企业要转型平台型组织,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上下同欲,平台型组织和数字化转型是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