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三岁女童被活活截断手指,终生残疾!只因用错创可贴,快自查
菌菌近期看到一则新闻,孩子受伤的画面触目惊心↓

文章插图
图源:微博
3岁的欢欢将要面临截指,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戴婚戒的无名指,可惜更让人心痛。
这小小的创可贴,怎么就引发了如此严重的后果?其实,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用错了!
创可贴不是万能贴
“哎呀,蹭破皮了,快用创可贴!”
“手被割破了,快用创可贴”
“脚被磨破了,快用创可贴”
······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见,一旦皮肤受外伤,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创可贴,但是创可贴真的是“万能贴”吗?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创可贴——创伤可贴,但若是没有分清创伤的具体情况就贸然使用,恐怕会适得其反。
众多网友们也“现身说法”: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恰当使用创可贴有助于止血,并加速伤口的愈合。但使用不当会导致伤口化脓、延误伤口愈合。
比如下面这几种情况:
狗咬伤、猫抓伤、蛇咬伤、毒虫蜇伤等造成的伤口;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创伤严重、伤口有污染者;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被铁钉、刀尖等扎伤;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烫伤红肿时;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皮肤敏感易过敏人群谨慎使用;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已污染或感染的伤口,创面有分泌物或脓液的伤口;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创,不可贴
■ 误区1:创可贴一贴到底
贴上创可贴并不等于“万事大吉”。
长时间的贴着它,加上创可贴外层胶布不透空气,这会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继发感染。
正确做法:一天一换。
■ 误区2:防水创可贴不怕水
并不是使用了防水创可贴就能长时间与水接触。
如果创可贴与伤口周围的皮肤黏得不严密,尤其是特殊部位,如指尖、膝盖和肘部等,防水也变得不“防水”了。
正确做法:在使用防水创可贴时,尽量少接触水,要注意观察和保护伤口,一旦浸湿立马更换。
■ 误区3:创可贴越紧越好
伤口出血用力按压的确能起到止血的作用。
但是创可贴的使用,是在伤口停止流血后,即加压止血这个步骤之后进行。
并且紧绷的创可贴可能会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长时间的紧贴会使血液流通不畅,不利于伤口恢复。
正确做法:以包裹伤口为目的,伤口处不要感受到额外压力的力度为最佳。
上面新闻中的小女孩子被截掉手指,就是因为裹得太紧。
用对创可贴,得这样做
■ 创可贴,你选对了么?
创可贴的类型较多,市场上常见的创可贴有:
标准创可贴、防水创可贴、异形创可贴、液体创可贴。
看得人眼花缭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选,很多人都会只捡贵的买,可用了以后又觉得不好使。
下面就和大家讲一讲这五类创可贴各自的特点,大家下次在创可贴选购的时候就知道选哪类合适了。
①标准创可贴:透气性好、弹性好,只是湿透后就会失去功效并容易脱落。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②防水创可贴:透气性差,但可以在水下仍保持功效,可是对活动较多的关节处防水保护并不理想。
- 天才|孩子三岁以前,经常受以下几种刺激,智力可能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 体温|3岁女童嘴唇发紫,妈妈发现后当场扇了自己两个耳光
- 小便宜|央视曝光“夺命碗”,1岁女童用后得白血病,很多父母还抢着买
- 怪病|三岁小女孩患“罕见怪病”,一出生就没有嘴巴,医生建议安乐死
- 淋巴结肿大|家长注意!女童发烧发成“大脖子”,检查竟是化脓性淋巴结炎
- 本杰明巴顿|全球首例!2岁女童却有80岁的脸,网友:希望能像本杰明巴顿一样
- 小溪|女童出生时遗传了父母所有优点,谁知一项新生儿检查让妈妈崩溃
- 女童|女童连续高烧三天 还伴有呕吐腹胀 检查后发现肚子里“长”手链
- 良性瘤|【南方都市报】庞大良性瘤长在了三岁孩子的高危区域 团队出战成功卸除
- 男童|男童骨折后不敢说导致残疾,妈妈离去,耳聋爸爸苦苦携其求医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