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全班只有我儿子没奖状”,担心伤孩子自尊,妈妈被老师移出群聊
导读: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为人父母都希望倾尽所有,护孩子一生周全。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生了孩子之后,无论自己吃多少苦、受多少罪,都不希望孩子有丝毫的委屈。相信这份心境,天之下的父母都能够感同身受。
全班孩子都有奖状,只有我儿子没有这两天有个新闻,引发了妈妈们的大量热议。4月3日,杭州的宋女士向媒体求助,声称自己的儿子上英语培训机构,班级里有将近20个孩子,除了自家孩子,其余都获得了各种奖状,妈妈怕儿子心灵受到伤害,找老师理论,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被踢出了群聊,这让宋女士非常气愤,想讨个说法。
文章插图
宋女士的儿子今年5岁,报名的英语机构像学校和大多数培训机构一样,经常会根据小朋友们的表现评选各种奖项。最近,班主任在群里公布了3月份获奖的孩子名单,这些奖状有全勤奖、打卡小明星、进步之星等等,唯独没有自己的儿子。
看完之后宋女士心里极其不舒服,她认为老师是以大人的标准来评判孩子,而且有理有据:
- 全勤奖:取决于大人,如果大人不带孩子上课孩子也没招,比如孩子感冒了也没法上课,所以与孩子无关;
- 打卡奖:每次上完课,都需要到指定的app打卡,也是取决于大人让不让孩子看,我儿子每天会有其他线上课,为了保护孩子视力,我不想让孩子用app打卡;
- 进步奖:这个是老师的主观判断,我不做评价。

文章插图
最终,宋女士并没有辩论过老师,她表示只能选择在发奖状的那一天给孩子请假,当询问老师哪天发奖状时,并没有得到老师的回复,她再次愤怒的质疑老师,最终,老师把宋女士移除了群聊。

文章插图
之后,媒体采访人员电话采访了老师,老师表示,打卡属于课后学习服务,并非强制,我们发奖状是为了奖励及时完成作业的家长和孩子。而且之前有一次,因为宋女士的儿子没有奖状,还特意发了一个特别的安慰奖。家长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而不是质疑老师。家长要么坦然接受得不到奖状,要么就做到该做的!
【 培训机构|“全班只有我儿子没奖状”,担心伤孩子自尊,妈妈被老师移出群聊】

文章插图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此,很多网友认为妈妈太“玻璃心”,就一个奖状而已,至于上纲上线吗?再说了,报名参加培训机构,就应该遵守相应的规则,适应不了可以不学。孩子得不到奖状,大人不知反思帮助孩子得到,反倒抱怨客观环境。孩子从小就应该知道努力才会有收获,竞争会越来越残酷,还能逼着别人照顾孩子?
不过也有同情家长的,认为老师的做法欠妥,应该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教育首先要有爱心,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以鼓励为主。

文章插图
【包 麻麻总结】
且不说这位妈妈的做法欠妥与否,担心孩子受挫的心态,恐怕所有妈妈都会有。但是与其无谓的担心,倒不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要求培训机构配合自己,是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从自身找原因。就像大多数人所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走出家门,进入幼儿园的那一瞬间,就已经迈出了踏上社会的第一步,3~6岁学前的这个阶段,就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初级阶段。

文章插图
遇到挫折,父母首先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做到共情,其次,要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困难。没得到奖状没关系,鼓励孩子下次得到就好。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一点鼓励和表扬就可以让他们开心不已。
- 孕期|怀孕时,婆婆该“出钱”还是该“出力”?孕妈最有发言权
- 孕妇|孕妇生下罕见“双头婴”,众人都来围观,专家的话却令人担忧
- 宝宝|孕妇肚子能不能随便摸?孕妈当心,出现这4种情况尽量少摸肚子
- 肚子|孕检时,医生会用这3句话“暗示”宝宝性别,别再傻傻错过了
- 占地方|养娃后钱都去哪了这些“鸡肋”的母婴用品,希望你没买过!
- 优生|娃出生的体重不仅代表健康,跟智力也有关系,这个体重智力最好
- 症状|“胎毒”是什么?有必要去“胎毒”吗?
- 南書房|还记得“第一巨人”鲍喜顺吗,曾不顾医生反对生下一娃,现怎样
- 生育年龄|孩子出生时间有讲究,能在这3个时间段出生,他们会自带“福气”
- 孕育|39年前,英国妈妈诞下“娘子军团”,6胞胎女儿同框长大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