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男童耳朵难受,去检查才发现耳朵里长了蛆,有些恶作剧家长要制止
孩子调皮,爱玩爱闹,喜欢一些彼此之间进行一些恶作剧,如果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而没有大人的监督,很有可能动手失了分寸,造成恶作剧最后变成一场悲剧。
前几天听说一个新闻,本地的儿童医院收到了一个奇怪的病患,这位只有3岁的病患,一路上就连就诊的时候都不停地挠着耳朵,谁阻止就吼谁凶谁,一边哭闹不只,一边满面通红的,让一旁的大人看了都于心不忍。
【 小男孩|男童耳朵难受,去检查才发现耳朵里长了蛆,有些恶作剧家长要制止】据孩子妈妈介绍,孩子原本性格外向开朗,和同龄人是最玩的进去的了,可前几天和邻居家的几个男孩在一起玩的时候,竟然被放了一只苍蝇到耳朵里,家长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把苍蝇弄出来,但孩子受到了惊吓不说,还不停地开始揉耳朵,喊着耳朵痒。
家长本以为既然都把苍蝇拿出来了,也就没什么事了,只是孩子被吓得不轻,这才觉得耳朵难受。可随着孩子揉耳朵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哭闹的也越来越厉害,家人这才赶紧带着小男孩来了医院。
文章插图
经过医生的就诊和一番检查,发现孩子的耳朵里有十几条的小蛆虫!原来是当时的苍蝇在耳朵里产卵了,这把孩子父母都吓了一跳。
孩子们对于开玩笑的把握没有分寸,重要的是家长做好对孩子的教导和监督作用,尽量避免闹剧变悲剧!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恶作剧是不能碰的呢?
1.恐吓他人
有的孩子从小在家里横行霸道,娇生惯养,习惯别人对他唯命是从,一旦碰见个有反抗意识的伙伴,便心生不快与征服欲,想尽办法让对方对自己马首是瞻。
校园里经常发生一些恶作剧,孩子用威胁手段逼迫年纪更小的同学做一些违反常规、道德的事,或是直接用暴力手段恐吓孩子,要求孩子做成某件极度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事。孩子的这些行为不能被家长看成恶作剧,这样的恶霸心理不仅将对被欺凌者造成一生难以磨灭的影响,也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身发展。
文章插图
2.以捉弄他人为乐
身体上的疾病也许还有希望痊愈,但精神上的缺漏则无法弥补。上小学的男孩子特别喜欢捉弄一些胆小的男女同学,借机彰显自己的胆量以及从嘲笑他人获得满足。
家长们肯定都听过这样一个事例,小男孩把玩具蛇丢在女同学的书包里,或把一只壁虎放在谁的铅笔盒中,看到被捉弄的同学受到惊吓的样子,孩子笑的却特别开怀。这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恶作剧了,更多反应的是孩子畸形扭曲的心理,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3.对身体开玩笑
正如文章开头的案例,现实生活中孩子之间的恶作剧不分轻重,除了苍蝇,有的孩子还喜欢把蚂蚁捉了放对方的耳朵里,朝对方的头发扔沙子,把橡皮筋绑在小男孩的小鸡鸡上……这些恶作剧不仅不卫生,同样很可能给身体带来危害,造成极度不好的结果与影响。
毕竟孩子的身体是脆弱的,真的一点玩笑都开不得,而且很多孩子自己身体出了状况,不敢跟家长说,最后发现了,都是出了大问题。
文章插图
4.集体孤立
相对于捉弄而言,孩子最怕的是被孤立,这种冷暴力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是很多小学的学生,很喜欢抱团,一小堆一小堆的人在一起玩,无形之中会伤害到一些不怎么外向的孩子。
可能有些孩子感觉,孤立别人可以给自己带来主导权,甚至很多孩子会以此为乐。但如果真的出现这种状况,甚至可以定结为校园暴力而不是恶作剧,可以解释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而且把情况反映给老师,让老师带动学生更加团结。千万不要把这个不当回事,或者是把错归咎于自家孩子身上,这样会让孩子更加沉默。
5.起外号
孩子都是调皮的,喜欢给大家起很多外号,而且一旦一个人有外号,基本上知道的人都会叫他的外号,而不是他的名字。小孩子很多都不懂得尊重别人,会起一些有侮辱性的外号。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被起一个侮辱性的外号,或者是强调自己缺点的外号,这对一个从小听童话故事长大的孩子,是一种多大的伤害。本身对于孩子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于接受自己缺点,他们对自己身上不好的地方,包容度更低。
- 男童|1岁男童误吞磁力球,医生却没查出来,西海岸人民医院不算误诊
- 肠坏死|7岁男童检查出“肠坏死”,奶奶悔恨万分:菜市场一物,别再买了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又是它!男童误吞11颗,紧急就医
- 男童|我要像谷爱凌一样!8岁男童连续滑雪7小时患雪盲症
- 大耳朵图图|大宝给二宝耐心换衣服,接下来的一个举动暖化人心:满脸都是宠溺
- 孩子|6岁小男孩,肺部变黑,堪比老烟枪,妈妈哭诉奶奶是害人精
- 公交车|小男孩护送“怀孕妈妈”坐公交,举动被赞有教养,网友:多生几胎
- 校车|小男孩下校车直接忽略爸爸的怀抱奔向妈妈火了,网友:终究错付了
- 两腿|4岁男童两腿长短不一,10岁时竟靠“断骨增高”治好了
- 龋齿|3岁男童不吃糖,却长了一口黑牙,牙科医生说都怪父母瞎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