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万字长文梳理抖音社交的产品策略( 七 )


首先说已送达/已读状态说明,一般是办公通讯软件才会有的设置,要以此来让发送方确认双方信息已经对称了。但其他通讯软件很少见这种设置,因为生活中的关系相对职场信息同步和协作的关系更加复杂,”已读“状态设置会增加社交负担。
其次说状态说明、聊天内容、发送时间都挤在一起,且是相同的颜色,没有突出聊天内容。猜测抖音产品经理做这样的设置,是因为要在右侧突出未读消息的数字气泡,但这种未读消息提醒数字与用户头像分离的布局,却没有顾及到用户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想看的是:谁的,说什么,什么时间发过来的。
所以或许抖音可以尝试去掉”已送达/已读“的状态显示,将接发消息的时间列表右侧,以此来突出双方的聊天内容。即时,一定要在右侧强调未读消息的数字气泡,也可以尝试下将数字气泡与接发消息的时间上下布局,不要干扰聊天消息。
(3)其他
收拢平台消息:抖音可以考虑收拢平台消息入口,减少对聊天信息的干扰。
去掉朋友在玩:抖音“消息”tab内的朋友列表页面,上方一大片是关于“朋友在玩”某个道具,猜测是想用来引导用户创作投稿,但对道具的使用引导大可不必跟朋友放在一起,毕竟现在的关联,也不能让我知道是哪个好友在玩,而且我拍同款道具,也并没有跟好友互动。
趣味聊天:在聊天功能模块,或许抖音还可以尝试如戳一戳、聊天气泡等,增加聊天对话的趣味性或装扮。
push聊天:另外,所有的消息都是可以push的,如果用户不主动触发消息,那或许可以尝试push他触发聊天。比如在聊天消息列表的右下角放一个浮窗资源位,点击在弹窗列表里,以“冒个泡、弹一弹”这种轻松的方式一键触发与特定好友的聊天。
以上就是从社交链路层面对抖音社交的全部梳理和建议。具体产品策略的梳理,可能会因为版本不同、笔者没有触发策略或忽略细节等原因有所遗漏,也可能会因为笔者专业能力不足解读错误,欢迎同行交流纠正,也希望就社交能跟同行有更多交流。
本文由 @和小萌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列表|万字长文梳理抖音社交的产品策略】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