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好奇心强,也想知道自己天天吃的食物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用到哪些烹调工具。有些家长不让孩子进厨房,认为会添乱甚至有安全隐患。其实,适时进厨房对孩子有很多好处,值得鼓励。
安全是前提。家长可事先规避一下厨房里的不安全因素,如热水瓶挪到别处,暂时不需要的电源拔掉,妥善存放刀具,关掉不用的燃气灶等,而且孩子在厨房内,家长应全程陪伴。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家长可鼓励孩子认识烹调工具、调味品,参与食物选择、准备与制作,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形状、颜色、口味等,增加孩子对食物的认识和兴趣,产生心理认同和喜爱,减少对某些食物的偏见,从而学会尊重和爱惜食物,是一种很好的食育方式。比如端午节时,跟孩子一起包粽子;吃饺子前,一起选材料、和面、擀皮、包饺子;熬粥前,一起准备豆子和米……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 小任务|鼓励孩子早进厨房】表现好,及时表扬。对于孩子的良好表现,家长应给予认可与表扬,让孩子的参与感更强。食物制作完成后,跟孩子一起收拾厨具,教育他做事善始善终。这个过程,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做事更有条理。
不同年龄段都有小任务。2岁前:孩子还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最多是让他进厨房观察大人操作。比如让孩子在餐椅或护栏内观看,一定要保证安全,离热锅、热汤等远一点;给孩子不怕摔的木勺或塑料杯等厨具玩。
2~3岁:《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建议,孩子2岁后可以进厨房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如洗东西、择菜叶、把西兰花等掰开、洗豆子、给烤制的食物刷油、揉面、把剩下的东西扔进垃圾桶、混合食材。不过,小朋友的协调性不好,需要帮忙,还可能把厨房弄得很乱,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另外,进厨房前一定要让孩子把手洗干净,千万别忽视。
4~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进一步参与食物制作并使用真正的厨具,混合搅拌食材,剥水果皮、煮熟的鸡蛋皮,用儿童剪刀剪蔬菜等。需要注意,很多操作还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而且一定注意远离热的灶台、炊具等。
李园园(摘自人民网)
来源:今晚报
- 妈妈|孕期有6种情况表明可能怀的是男宝,中三条以上的,迎接小王子吧
- 差距|38周和40周胎儿区别多大?别小看14天,3个方面差距可不小
- 小米粥|进产房前最后一顿吃什么牢记“3吃3不吃”,避免产房内犯尴尬症
- 春末夏初|孩子若能在这3个时间出生,或许大人小孩都有福,占一个也算幸运
- 标准|寒假给小吃货买什么?国内首个儿童零食标准,按这个来买就对了
- 果冻|小孩误吞一枚硬币,看看瑞典医生是如何处理的,家长都该引起重视
- 小仁|7岁男孩便便不受控,无法上学!马龙手术来解决,没有阑尾,还可造个
- 结婚证|小夫妻结婚证“走红”,名字组合堪称神预言,网友:孩子叫口罩?
- 小女宝|腹中是男宝还是女宝或许B超单上的3个“数据”,隐藏了“答案”
- 妈妈|大班哥哥冒雨骑车,带小班弟弟上下学,哥哥:妈妈没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