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让自己变强 , 就是对打压过你的人最好的反击 。
【英伟达|再拿一地!全球自主研发专利申请数量全球No.1,华为凭什么?】近期 , 研发机构Capital on Tap对外公布了一份2021年最具创新性的科技企业排行榜 , 华为凭借9739项专利申请数量 , 再次拿下全球第一 , 力压三星的9499项 , 而且高通、苹果等科技巨头均是华为的手下败将 。
顶住压力 , 华为再登第一
2020年5月15日 , 美国的一纸“新规” , 彻底限制了台积电为华为海思芯片代工 。 作为全球一流的芯片设计厂商 , 没有一流的芯片制造工艺作为支撑 , 结果可想而知 。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公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情况 , 华为的海思芯片市场份额仅剩下2% , 相比去年的13%可谓是“断崖式暴跌” 。
再加上智能手机不仅是芯片大户 , 而且还对芯片工艺要求非常高 , 在缺芯之下 , 华为手机的份额几乎所剩无几 。 数据显示:2021年华为营收比2020年降低2000多亿 。
面对西方的科技打压 , 华为选择转正备胎 , 坚持自研投入 ,2021年 , 华为的研发投入达1240亿元 , 占华为总营收的20% , 不仅稳居国内第一 , 即使在全球市场上 , 也仅仅落后于谷歌一家 。
在西方新规的限制下 , 华为选择转型软件领域 , 大力发展鸿蒙系统、欧拉系统、云计算、智能汽车方案、VR、AR等新业务 , 尤其是VR和AR等虚拟现实技术 。 也正是因为在这方面的投入 , 华为去年取得9739项专利数量 , 登顶全球第一 。
恐怕连老美自己也没想到 , 自己的“小肚鸡肠”在全世界面前透露之外 , 还不能遏制中国科技厂商的发展 。
中国大厂投入硬核科技
必须承认 ,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 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硬核科技领域还存在差距 , 但一个国家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进步的 。
今日中国许多引以为豪的创造 , 就是一步步追赶、超越的结果 。 中国高铁从学习日本、德国等技术起步 , 如今却跑出了创新的加速度;国产大飞机一度夭折于国家内外交困之时 , 如今却昂首挺胸、一飞冲天……事实说明 , 有差距不可怕 , 关键是永葆一颗敢于追赶的心 。
在这次的“2021年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排行榜”中 , 除了华为之外 , 腾讯、百度、小米等企业也进入了榜单 。 这也充分说明我国的厂商已经明白了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 开始奋起直追 , 纷纷踏上研发之路 。
去年12月份 , 在小米12系列发布会上 , 雷军正式宣布 , 未来5年研发投入提高到1000亿!并表示:小米坚信技术为本 , 死磕硬核科技 , 不负米粉期待!
除了小米 , 腾讯在2021年Q3财报披露之际 , 也首度向外界公布芯片研发进展:目前腾讯已经在三个芯片方向上有了实质性进展 , 分别是针对AI计算的紫霄、用于视频处理的沧海以及面向高性能网络的玄灵 。
除了加大自研投入之外 , 腾讯也开始逐渐将投资重心由消费领域转向前沿科技领域 。 例如 , 今年12月 , 腾讯参与了GPU芯片研发公司摩尔线程的A轮融资;此外 , 今年腾讯还投资了多家生物科技公司 , 包括生物制药公司华毅乐健 , 智能医疗公司睿心智能和药物研发商极目生物 。 这些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积累 , 都将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长期效应 。
百度则重视在AI领域的研发 , 其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百度昆仑AI芯片——昆仑芯2实现量产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大浪潮中 , 我们不难发现 , 任何一家国产厂商想要在里面争渡 , 都需要拿出核心技术 , 才能够不被绊倒 , 才能够有底气 , 才能够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
- 大数据|吴恩达:告别,大数据
- 三星|三星变了?S22系列新机采用X轴线性马达,国产供应商提供配件
- 软件|高薪达人都在用的10款APP
- 龙芯|又一个国产5G芯片问世,预计今年实现量产,性能达到主流水准
- 索尼|a7m2的夜景是所谓的离全服达标的门槛,还有一定距离,比残副强
- 微商|国内最大微商集团“覆灭”了?曾冠名春晚,受骗者达几十万人
- 小米科技|美院士达利文善意提醒被呛,库克醒醒,别走诺基亚、三星的老路
- 沙特阿美|中国烟草不敌它?利润超阿里、腾讯,年净赚高达5700亿
- 英伟达|科技战再添劲敌!背后老板是个华裔
- 台湾|时隔14年!友达宣布再建一座8.5代新厂,预计投资超1000亿新台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