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iOS 15,神憎鬼厌?( 二 )



刚好iPhone 6又是之前销量最高的一代iPhone , 让很多人形成了手机越升级越卡、手机硬件和出厂系统最匹配的认知 , 哪怕随着A系列芯片的性能提升 , 硬件对系统升级的限制已经得到了不小的缓解 , 来自经验的认知还是难以改变 。 这就造成了部分人不愿意更新系统 , 但系统安全隐患是结结实实存在的 。
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 , 虽然根据苹果官方公布的iOS 15支持机型来看 , 其最低可支持到iPhone 6s , 但实际上iOS 15的大多数特性都不支持这类“老将” , 毕竟它们的处理器性能早已跟不上时代 。

就拿iOS 15中“感知最强的”实况文本功能举例 , 这个功能可以与图片中的文字内容进行互动 , 也就是说你可以将图片中的文字进行复制、查询、翻译等操作 , 另外iOS 15还拥有人像视频模式、语音突显模式等一系列实用小功能 , 但这些功能仅限于A12以上的机型 , 别问为什么 , 问就是硬件不支持 。

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用户对更新系统这件事产生了排斥心理 , 毕竟大多数用户都是抱着一台手机用三四年的心态 , 要是因为更新完系统手机就变卡了那可得不偿失 。
iOS的升级点几乎不可见除了性能方面的限制和不稳定因素外 , 大多数用户不愿意去升级到iOS 15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 也就是更新幅度太小 。 小雷仍记得当自己将iPhone升级到iOS 15时的第一句话是“就这?” , 完全不变的图标风格、几乎察觉不到的新功能 , 你几乎可以认为iOS 15只针对部分APP进行了更新 , 而所谓的大改动几乎没有 。

虽然这样的说法对iOS其实并不公平 , 那些要调用本地硬件的更新就不说了 , 单是隐私相关的功能更新就意味着大刀阔斧的改进 , 从云端辅助计算到完全本地的机器学习运算 , 这背后的工作量绝非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 。 不少APP的更新也需要相关的系统端口位置适配 , 比如FaceTime中的SharePlay功能与Spotlight搜索等 。
但不得不说 , 今年iOS 15的更新幅度确实小得让人难以接受 , 普通用户根本甚至说不出iOS 14和iOS 15的区别 。 虽然这种无缝升级的现象现在较为常见 , 但从另一方面看 , 这种聚焦于应用层面的系统更新其实也意味着苹果遇到了自己的瓶颈:渐趋保守的苹果找不到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了 。
而这种问题也同样出现在安卓市场中 , 回到开头 , 为什么小雷会如此热衷于升级系统呢?那是因为在四五年前 , 基本上所有的系统在更新迭代时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新功能 , 像MIUI的小窗模式、EMUI的多屏协同、iOS的深色模式等等 , 这些更新幅度较大且感知很强的功能自然可以吸引用户去更新并使用 。

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完善 , 诸多手机厂商都陷入了“江郎才尽”的尴尬局面 , 不是他们不想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 只是很难再挖掘出这类爆点功能 。 换句话说就是 , 如今的手机系统更新幅度已经远远比不上前几年了 , 更新功能数量少的同时还可能带来更多的BUG , 用户自然不愿意承担这一风险 。
就以刚刚发布的MIUI 13为例 , 作为曾经最擅长创新MIUI也没能给我们带来多少能被称作是亮点的功能 。 小雷身边的几位小米用户都对此不感兴趣 , 并表示自己已经丧失折腾的精力 , 现在的版本能让手机不卡就是万幸 。 哪怕手机每天都来提醒你更新系统 , 比起可能不稳定的系统也是可以忍受的 。

总得来说 , 用户之所以不愿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还是因为当下的手机厂商难以再拿出能够吸引用户的点 。 或许这也是苹果在今年首次提出了双版本更新的原因:用户可以选择停留在iOS 14也可以升级到iOS 15 。
如果单看厂商对于新版系统的说明 , 升级系统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 不需要多花一分钱就能得到更多的新功能以及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 而且从客观体验来看 , 升级系统的确能让你的设备变得更好用更安全 , 因此有其必要 。

但这一切 , 都得建立在厂商公信力依旧存在的前提下 , 能保证升级系统之后新的特性达到了设定的目标 , 保证稳定性如升级之前一样可靠 。 如果能满足前提 , 那么会有很多用户愿意将手中的设备升级 , 毕竟人总是喜欢尝试新事物 。
但要是新系统信用破产的话 , 那就怪不了用户不爱升级不愿升级 , 连最基本的正常使用都无法达成 , 还怎么谈升级后的新特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