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篇 古诗词歌曲( 三 )


接下来谈谈以罗忠为代表的“五声十二音”作曲技法在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
罗忠先生于1980年发表在《音乐创作》杂志上的《涉江采芙蓉》,在当时来说可谓是石破天惊之作 。这是一首严格按照十二音序列音乐的规则来进行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 。在当时,大部分作曲家对现代创作技法几乎一无所知,十二音体系的作曲方法在人们印象中是与“垂死的帝国主义”“没落的资产阶级”等政治化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写这种东西常常会招灾引祸 。罗忠先生大胆地突破了这个禁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开创了用五声十二音技法作曲的先河 。从此以后,中国内地的作曲家们争先恐后地进行现代作曲技法的补课、探索和实践,出现了一系列利用五声十二音序列创作的作品,中断了30年的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之路得以延续 。五声十二音序列是罗先生独创的,这种创作实践引领中国音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会通,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采用西方十二音技法,同时又赋予它五声性的内涵,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融合点 。
古诗词歌曲范文第5篇
一、在古诗文教学中结合音乐的优势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瑰宝,是需要后人加以学习和研究宝贵文化财富,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由于古诗词相对于白话文比较难以理解,所以学生在学古诗文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而音乐能够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帮助教师在课堂营造一种与古诗词已经相贴合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学起古诗词相比于传统手段会更加容易,也能更有效率 。同时,古诗词配合音乐对学生进行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手段会提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促使语文教学中课堂效率的提高 。
二、古诗文教学中结合音乐的具体应用策略
1通过音乐营造与古诗词相贴合的意境
在语文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之前,可以放一些与古诗词内容相适应的古典音乐,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古典音乐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太爷学生的情操,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桃花源记》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曲风唯美的古筝曲,再对学生进行文章意境的讲解,唯美的古筝曲配上恍如仙境的桃花源,学生就会体会到为何桃花源的人们会怡然自得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在古诗词课堂上营造一种古典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 。
2通过音乐与古诗词的相同之处进行课堂引入
【精选5篇 古诗词歌曲】我国很多的古典诗词在当代都有艺人为其谱了曲,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之前,教师先播放一段现代人唱的曲目进行课题的引入,同时现代流行歌曲中在曲风上也能够和古诗词原文有一定的契合性,能够是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古诗词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进行苏轼的《水调歌头》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王菲版的《水调歌头》,二者在内容上相温和,同时在意境上二者也有着极大的相似点,因此学生在听过歌曲之后就会对《水调歌头》的中心思想有更深的认识,对于《水调歌头》中所包含的情感也会感同身受,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这首詞 。同时,由于在内容上完全一致,学生在背诵篇目时也会相对容易,从而使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更有信心,达到提升学生语文课堂效率,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