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秦孝公真的舍得自己的儿子吗?其实不然 。当时正好是商鞅变法的高潮时期,如果嬴驷犯了罪,不受到处罚的话,那么变法就搞不下去 。
这不是商鞅的事情,这是秦孝公自己家里的事情 。首先有一个底线,秦孝公不会割了自己儿子的鼻子,更不会杀了自己儿子 。
所以商鞅采取了折中的做法,让嬴虔代替嬴驷受罚 。大王的哥哥居然被割了鼻子,这下子秦国的贵族们一个个都开始颤抖了 。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史记》
他们终于意识到,商鞅这家伙太厉害了,真不是闹着玩的 。其实他们不知道,真正厉害的是秦孝公罢了 。
如果没有秦孝公的首肯,嬴虔会主动让商鞅割了鼻子吗?显然不会 。嬴虔就算是被杀了,也不会让自己受到如此奇耻大辱 。
但是他必须要活着受刑,只有他毫不抱怨地受刑,才能够成为典型,才能够让秦国的所有贵族们信服 。
他们所信服的不是商鞅,而是秦孝公的新政 。新政的地位稳固以后,那就是传承的事情了 。
商鞅已经做完了该做的事情,那么他的权威就不应该还这么高,他要一直这么高,那秦孝公的儿子岂不是被他给盖住了?
秦国始终是姓嬴的,为了给儿子扫清障碍,秦孝公只好出此下策 。他真切地了解自己儿子的脾性,也了解秦国贵族们的脾性,只要失去秦孝公这个保护伞,那商鞅就完了 。

文章插图
总结:人之将死,为何认为子孙利益最大化等于是自己的利益呢?说一个比较深奥的哲学问题 。每个人都清楚,任何人只有一生,一般也就七八十年的光景 。过完了,也就成了一抔黄土 。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临死之前,都要安排这安排那,为自己的子孙谋求福利呢?人生百态,可到了去世之前,几乎全都是在给子孙安排前程 。
有些人要把生前财产分割给几个子孙,有些人要把房产过户给自己的子孙,有些人希望用自己最后一点面子,帮子孙找一份好工作,还有些人,一生虽碌碌无为,却也把自己的期盼,在临终前告诉子孙 。
难道子孙们在他们去世后过得好与不好,跟他们有什么必然关联吗?很可惜的是,并没有什么关联 。子孙自有子孙福,这才是真理 。
说到底,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生下来是一个个体,去世时还是一个个体 。谁也无法从另外一个生命中,去真实地获得什么 。
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一生,而不是千方百计地想着为后世谋福利,到头来,你会发现,你这一生等于是白过了 。
言归正传,秦孝公在临死前,居然使出了这么一招,间接地把商鞅给害了 。
他这么做,当然就是为了给子孙谋福利,少一个功高盖主的老臣,那么新君上位就会轻松许多 。
他这么做跟老百姓不一样,他家的确有江山需要继承,还必须要生个男孩才行,这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 。我可以把这种心态,归结为痴心 。
秦孝公痴心后世子孙还能记住他,还能在他的坟头上柱香 。可这一切能够改变他入土为安的现状吗?法国著名的暴君路易十五,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
但是他有一句十分著名的名言: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
【秦孝公暗示儿子杀商鞅 嬴驷为什么要车裂商鞅】就是这么一句话,他被印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其实我认为他是史上少有的明白人,只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明白而已 。
- 康熙和他的儿子们结局 康熙和他的儿子们结局百度百科
- 怎么看出一个男生是不是喜欢你 一个男生暗示喜欢你的表现
- 第一次见面男生看上你的暗示 约会男生对你有好感的征兆
- 女生想升级关系的暗示 女人想关系进一步的暗示
-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 赵匡胤为何把皇位传给弟弟
- 五四青年节给儿子发多少微信红包 给女儿发多少微信红包合适
- 和珅的儿子叫什么 和乾隆是什么关系
- 牛魔王是谁的儿子
- 急有关佳的成语
- 老干妈陶华碧的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