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为什么是乐器流氓( 二 )


其实,唢呐虽然“土”,虽然“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有的时候在某些场合还是能让人耳朵一亮的 。
《百鸟朝凤》是唢呐名曲 。以《百鸟朝凤》为名,还有一部电影,豆瓣评分8.0,超过了很多大制作电影 。这部电影借用传统乐器唢呐的兴衰过程,反应了民俗文化该如何传承的社会问题 。
有人说,这是唢呐的挽歌,其实,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转型 。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更要融会贯通,就像影片的结尾,唢呐和西洋音乐结合的背景音乐,依然延续 。
唢呐也要与时俱进,与西洋乐器互相包容,结合,故步自封,迟早就会被淘汰 。
现在,唢呐其实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音乐,也把这种魅力转播到了国外 。
纽约新世贸中心这只“大鸟”就迎来百鸟朝凤!美国亚文交响乐团的庆新春音乐会在这里闪亮登场,这是新世贸中心首个交响音乐会,也是首个华人艺术团在此献艺!乐团演绎的经典中外名曲吸引数万路人驻足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说唢呐是“乐器界的流氓”,是因为它声音大、调门高、独一无二,在我们的民乐中扮演着无可或缺的角色,而这份宝贵的传统,也值得我们传承下去 。
唢呐为什么叫流氓乐器?01唢呐被赋予“乐界流氓”称号不是贬义,反而有点戏谑、调侃的味道 。首先,唢呐掌管民间红白两事,可从出生吹到死亡 。另外唢呐的音色突出,粗犷高亢,音量极大,吹奏方式更是变化多端,能与整个乐队抗衡 。所谓唢呐一响,百乐皆退 。
唢呐最早从波斯传入中国,最早为宫廷器乐,后来传入民间成为婚葬嫁娶的常用乐器之一 。
这“流氓唢呐”的全称是“乐器界的流氓” 。这个称号最初是由学音乐的学生们赋予的,后来诸多乐团人士也疯狂点头,表示认同 。毕竟唢呐一出手,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
某位知乎网友说,一只唢呐就可与整支乐队抗衡,唢呐一响,百乐皆退:
还有人说:
评论区受过“伤害”的人也纷纷出来表示认同:
什么是C位出道?唢呐在哪里,哪里就是C位 。毕竟会吹唢呐的人,都是极其优秀风骚的,一旦火力全开,其他乐器全部变成配角 。
尤其是吹奏唢呐经典曲目《百鸟朝凤》,更是无有对手 。可以自行搜索视频观看大师刘英花式炫技 。
孤独的“流氓”
由于时代的变革,唢呐已经逐渐走出民间舞台,慢慢踏进更高端的地方——大型演奏乐团 。
【唢呐为什么是乐器流氓】 以前,“流氓”的唢呐一响,称霸十里八村,盖过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现在,“流氓”唢呐成为民族管弦乐队里的佼佼者,成为出国表演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 。
从土地到舞台,唢呐已经彻底转变,但是我们很少能看见吹唢呐的人,尤其在城市里 。
我们也很难听得懂唢呐,因为唢呐不仅用于婚丧嫁娶和演奏,它跟古琴一样,是奏给自己听的 。
只是别人很难听懂,也很难形容,一如史铁生所说 。
“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惟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
唢呐为什么被人们称为演奏乐器界的流氓?一提起唢呐,很多人对它的好感度比较一般,觉得这个喇叭看上去不大,可声音刺耳,很吵,还有一点“土” 。如果说让孩子学一门乐器,唢呐估计也不是首选,不仅如此,唢呐甚至还被称为“乐器界的流氓”,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说,听唢呐一般会有三种反应 。“妈,村头哪位大妹子嫁人了?”“妈,这是给谁家大爷寿终送葬呢?”“这民间音乐,也太好听太感人了吧”
有的人不待见唢呐,一个字“土”,另一个字,“吵”,但其实,唢呐牛着呢,公元3世纪开始,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吹管乐器 。
在中国乐器界,唢呐还被赋予了一个戏称——“乐界流氓”,当然,这里的“流氓”不是贬义,反而有点戏谑、调侃的味道 。这是为啥呢?首先,它能从你出生吹到送你走,正所谓“吹人生,吹人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唢呐一出,谁与争锋 。
只要唢呐一出声,其他所有的乐器都会黯然失色,是所有的!因为论嗓门,谁都比不过它 。据说,唢呐的声音频率是钢琴的两倍,音响是钢琴的四倍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说唢呐是“乐器界的流氓”,是因为它声音大、调门高、独一无二,在我们的民乐中扮演着无可或缺的角色,而这份宝贵的传统,也值得我们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