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牵牛夏季可以播种吗( 四 )


3、移植/上盆:用288穴的育苗盘育苗,直接移入10~12厘米口径的营养钵 。也可先定植于苗床上,再移入营养钵内,矮牵牛移植后恢复较慢,所以在上盆时应注意尽量多带土 。
4、光照调节:矮牵牛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需要阳光充足,夏季生产比较耐高温,一般只在移植后几天加以遮荫,缓苗,在整个生长期均不需要遮荫 。非常适宜的光照可以促进开花,增加开花的数量 。
5、栽培管理:浇水始终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夏季生产盆花,小苗生长前期应勤施薄肥,肥料选择以N、K含量高,P适当偏低 。N肥可选择尿素,复合肥则选择N–P–K比例为15–15–15或含N、K高的,浓度控制在0.1~0.2%左右,水溶性肥料一般选择20–10–20和14–0–14两种,浓度在50~100ppm,浓度过高,特别在高温季节易造成肥害 。冬季生产盆花,在3~4月勤施复合肥,视生长情况,适当追施N肥 。在过于干燥的情况下植株会比较瘦弱,可以通过肥水管理来调节是可以恢复的;但台风或者暴风的情况下对植株造成伤害,是比较难恢复的 。
6、修剪整理:促进分枝可以增加开花数量,在比较大的植株株型不整齐可以进行整理 。在分枝的顶端可修剪,这样就会很容易增加一层分枝,一般在计划开花前10天以上进行 。长时间观赏的植株太大的情况下,保留1/3的健全的植株进行修剪 。在适宜的条件下,恢复的时间需要20天 。
矮牵牛几月播种?矮牵牛可以进行播种繁殖,它的播种时间主要是在3月份——8月份之间,开花期则是比较长的,在5月份——11月份 。
矮牵牛在4月中旬开第一批花时,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可以获得种子 。秋季种子成熟后,可采收贮藏,也可以随采随播 。矮牵牛的种子细小,适宜在花盆中播种 。基质可用腐叶土和素砂土各半,曝晒整细过筛,上盆备用 。
矮牵牛的别名、科属、形态特征、习性、繁殖栽培、园林应用各是什么形状特征




茄科碧冬茄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 株高15~80cm,也有丛生和匍匐类型; 叶椭圆或卵圆形; 播种后当年可开花,花期长达数月,花冠喇叭状; 花形有单瓣、重瓣、瓣缘皱褶或呈不规则锯齿等; 花色有红、白、粉、紫及各种带斑点、网纹、条纹等; 蒴果,种子极小,千粒重约0.1g 。园艺品种极多,按植株性状分有:高性种、矮性种、丛生种、匍匐种、直立种;按花型分有:大花(10-15㎝以上)、小花、波状、锯齿状、重瓣、单瓣;按花色分有:紫红、鲜红、桃红、纯白、肉色及多种带条纹品种(红底白条纹、淡蓝底红脉纹、桃红底白斑条等) 。商业上常根据花的大小以及重瓣性将矮牵牛分为大花单瓣类、丰花单瓣类、多花单瓣类、大花重瓣类、重瓣丰花类、重瓣多花类和其他类型(不属于以上类型的均归为其他类型) 。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不耐霜冻,怕雨涝 。它生长适温为13℃至18℃,冬季温度在4℃至10℃,如低于4℃,植株生长停止 。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温 。夏季生长旺期,需充足水分,特别在夏季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 。但梅雨季节,雨水多,对矮牵牛生长十分不利,盆土过湿,茎叶容易徒长,花期雨水多,花朵易褪色或腐烂 。盆土若长期积水,则烂根死亡,所以盆栽矮牵牛宜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属长日照植物,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在正常的光照条件下,从播种至开花约需100天左右 。冬季大棚内栽培矮牵牛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茎叶生长很茂盛,但着花很难,当春季进入长日照下,很快就从茎叶顶端分化花蕾 。
生长习性


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不耐霜冻,怕雨涝 。它生长适温为13~18℃,冬季温度在4~10℃,如低于4℃,植株生长停止 。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温 。夏季生长旺期,需充足水分,特别在夏季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 。但梅雨季节,雨水多,对矮牵牛生长十分不利,盆土过湿,茎叶容易徒长,花期雨水多,花朵易褪色或腐烂 。盆土若长期积水,则烂根死亡,所以盆栽矮牵牛宜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
属长日照植物,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在正常的光照条件下,从播种至开花约需100天左右 。冬季大棚内栽培矮牵牛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茎叶生长很茂盛,但着花很难,当春季进入长日照下,很快就从茎叶顶端分化花蕾
栽培技术
编辑 语音
播种育苗
矮牵牛(图4)
矮牵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种育苗,因一般花期控制在五一、国庆,所以播种时间秋播在10~11月,春播在6~7月 。播种前装好介质,浇透水,播后细喷雾湿润种子,种子不能覆盖任何介质,否则会影响发芽 。播后保持介质温度22~24℃,4~7天出苗 。第一对真叶出现后施50×10-6浓度的氮肥液,并注意通风,种苗也可逐渐见光 。种苗出现2~3对真叶时,介质温度可降低到18~20℃,每隔7~10天,施0.1%尿素液或氮磷钾15-15-15的0.1%的复合肥液 。此阶段仍应注意通风,防止病害产生,每隔1周左右喷施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 。当植株出现3对真叶时,根系已完好形成,温度、湿度、施肥要求同前,仍要注意通风、防病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