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 , 这里列举二三 。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 , 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很简单 , 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 , 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 , 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 , 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 , 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于是 , 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 , 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 , 将粥用碗盛好 , 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 , 诅咒老鼠 。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 。正月十五 , 紫姑因穷困而死 。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夜晚 , 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 , 象对待亲姐妹一样 , 拉着她的手 , 跟她说着贴心话 , 流着眼泪安慰她 , 情景十分生动 , 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
元宵节由来1、元宵节来历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 , 希望减轻虫害 , 祈祷获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 , 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 , 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隋、唐、宋以来 , 更是盛极一时 。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 , 从昏达旦 , 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 , 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
自唐朝中期以来 , 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 , 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 。
大部分地方元宵节习俗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 , 还有擂鼓、舞龙、舞狮等活动 , 但南北各地风俗也有独特之处 。
2、关于元宵的传说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 , 凶禽猛兽很多 , 四处伤害人和牲畜 , 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 , 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 , 立即传旨 , 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 , 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 , 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 , 就冒着生命的危险 , 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 , 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 , 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 , 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 , 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 , 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 。这样一来 , 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
【元宵节的由来】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 , 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 , 天帝往下一看 , 发觉人间一片红光 , 响声震天 , 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 , 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 , 以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 , 从此每到正月十五 , 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 , 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
- 瓦斯传感器调校方法
- 农村灭跳蚤最有效的方法
- 喷胶棉指的是什么棉?
- 正宗椒盐的比例是多少
- 联苯菊酯的作用和用途
- 十二级岩石的划分
- 铝合金隔断的报价
- gt结的作用是什么
- 奥普浴霸安装电话及价格
- 干香菇泡发多久才能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