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圈足特点( 二 )


建国以后,越瓷更闪烁出绚丽的光彩,广大制瓷艺人充分利用会稽山麓、曹娥江畔蕴藏着的优质瓷土,采用先进的设施,制作出许多工艺精湛的产品,绍兴瓷厂还首创变幻莫测的变色釉瓷器,以及色彩纯真自然的钧窑新品——铜红釉;上虞瓷厂也生产出仿六朝青瓷器,这表明越瓷生产技术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
唐代的青瓷有哪些特点?唐代的制瓷技术非常精湛,注重外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创造出如凤首、多嘴、瓜楞这种带有异国情调的优美器型 。唐代的青瓷以越窑为代表,越窑的主要产地在浙江上虞、余姚、慈溪一带,器形主要有碗、盘、杯、瓶、罐、瓜体壶、执壶、盆、盒、灯、烛台、鸟、狗等 。在装饰上以素面为主,有小部分采用划花、印,花、刻花、镂雕和堆贴等装饰手法,纹样有鹤、龙、花草虫鸟等,线条流畅生动 。唐代的白瓷以邢窑为代表,邢窑在河北省内丘县 。邢窑的白瓷胎质细洁,色纯白而坚硬,釉色白润,有的微微闪黄 。胎与釉之间有一层护胎釉(化妆士),器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足,前人以“皎洁如玉”比喻邢窑之白 。邢窑白瓷有精粗之分,粗白瓷有碗、杯、壶、罐、钵等,有的施化妆土,釉色银灰,积釉处泛青或泛黄;细白瓷有碗、盘、壶、盏、盒、杯、凤头壶、皮囊壶等,胎质洁白细腻,胎体坚实,釉色极白 。唐代的彩绘瓷以长沙窑为主,长沙窑在湖南省长沙铜官镇,烧制的瓷器以青釉为主,还有白釉、绿釉等 。器形主要有碗、盘、壶、洗、枕、盏、文房用具及玩具等,线条柔和圆润,端庄丰满 。其彩绘装饰有釉上彩或釉中彩,主要以褐色、绿色和蓝色进行彩绘 。纹样有人物、动物、花鸟及连珠纹等,构思简洁,意境优美 。
我想了解一下越窑的制作工艺和装饰特色?此时的陶瓷装饰多采用几条垂直的划纹,使光洁的器面产生节奏感,质朴大方,制作简便,适于大量生产,故南北各窑均喜采用,成为唐代一种普遍流行的装饰 。
其次,是堆贴花工艺有了新的发展 。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段伯阳墓出土的青瓷堆花高足钵以方、圆相间的花朵图案,穿插排列,整齐而有变化,装饰性极强 。
唐瓷的装饰工艺,还向着多样化途径发展 。那些绚丽的三彩釉,挥洒淋漓的花釉,变化巧妙的绞胎,以及丰富多采的釉下彩,都表现着唐人的创造性和革新的精神,为由单色釉到缤纷华美的彩瓷开了先河 。唐代,越窑青瓷极大部分还是不重花纹而重品质,追求玉的效果,但小件日用器物由于受当时金银器,铜镜,丝纹饰影响,便产生龙水纹,竹林高士图,鱼水纹,鸟含绶带纹,雪花放射式锦纹,以及方胜格子纹等等 。此时盛行染缬(丝绸印花古代称为“染缬’),其各式图案常借用在三彩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