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散养技术( 四 )



9.3、球虫病 。特征为食欲减少、饮水增加、场地可见血便、少数鸡肛门周围粘有血便 。剖检盲肠、小肠增粗,内含血色稀物,肠粘膜可见出血点 。用青霉素、磺胺类及球虫药治疗,配合降低舍内湿度及饲养密度,收效尚佳 。

10、后期饲养管理要点

后期饲料可由配合料逐渐过渡到单一的玉米(2318, -5.00, -0.22%)、稻谷,条件好的用颗粒料 。一般上午10时后投料,下午3时后投1次料,入睡前再加一次 。整个饲养期不停水 。经常观察,发现精神、食欲、粪便异常者,应及早采取措施。要及时剔除病、死鸡,防止老鼠、老鹰、蛇、黄鼠狼等兽害 。

10.1、适当的饲养时间 。土鸡饲养期不当,直接影响鸡的肉质风味及养殖效益 。饲养期太短,肉质太嫩,风味差,影响销路及价格;饲养期太长,饲 料报酬降低,风险性增加,且易造成劳力、场地等资源浪费,增加饲养成本,效益变差 。一般体重达1.2-1.5公斤,时间在80天以上即可上市,养户也可根 据市场行情作合理的安排 。

10.2、适度的饲养规模 。饲养土鸡的效益与适度的饲养规模有关 。在我市目前的条件下,一般以一个正劳力每批以1500~2000只为宜 。避免 超规模连片养殖 。条件好的也不要超出5000只 。宁愿多点投放,分散养殖 。这样有利于饲养管理、防疫治病、降低风险、增加效益、稳步发展 。

10.3、合理的轮牧时间 。一个鸡场饲养时间太久,场地会受污染、病菌增多,对鸡群健康威胁大,影响成活率;而且容易将场内的草根、树根、树皮啄尽,造成土地板结和环境污染,影响果 树生长;时间太短,投资重复,成本增加,造成浪费,影响效益 。一般二年一轮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

10.4、正确处理治虫与放牧的关系 。一般果园养鸡虫害较少,但当需治虫时,首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喷洒时尽量少喷到地面,鸡即使食入虫子,毒害的可能性也小;其次选择晴天治虫,药液滴入地面少 。最好将治虫与放牧时间错开,尽量使鸡少接触药物,以防万一 。
怎样散养土鸡散养土鸡首先要选好养殖场地,搭建鸡舍,并提供运动场 。由于是散养,不需要准备食槽,可以将食物投放到外面,让其自行采食,定时给盛水皿添水,保证水分充足 。定期给鸡舍消毒杀菌,并及时注射疫苗,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 。需要繁殖的话,需要准备育雏室,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便雏鸡能正常生长 。
育雏期管理相当重要,严格按照不同日龄适合的温湿度,做好常规防疫和 管理,减少疾病对其采食量和生长速度的影响 。散养土鸡虽然都放养在外面,但是有个遮风挡雨和栖息的场所也是非常重要的 。
注意事项:
1、散养土鸡的良好伙食,农村鸡是不怎么喂食的,吃的得全靠自己丰衣足食,渴了来几口山泉水,妥妥的纯天然纯绿色食品 。
2、散养土鸡还是鸡苗的时候不要散养,鸡苗是很脆弱的,尤其是第一个月一定要养在室内,而且室内要保证一定的温度,前两周温度在28-32℃为宜,温度如果不适合可能会诱发鸡苗的一些疾病 。
农村散养鸡的养殖方法 农村散养鸡有哪些养殖方法1、选种建舍 。散养鸡的鸡品种一般以土鸡为主,因为土鸡的市场需求高、生长能力强并且有着较强的抗病能力 。选好鸡种之后我们则要做好鸡舍的建设工作,鸡舍要建立在交通便利、背风、光照充足且排灌正常的地方 。这种地方不仅有利于鸡的生长,还便于饲养工作的进行 。鸡舍要做好休息室、运动场的规划工作 。然后要准备好水槽、食槽及温度调控设施,合理的调控养殖环境,促进鸡的生长 。

2、雏鸡饲养 。出壳后两个月内是鸡的雏鸡期,这个时候的鸡是比较脆弱的,并且前十天内的成活率较低 。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控制好温度 。雏鸡对温度的需求会随着日龄的增加而有所改变 。在前三天的时候,温度需控制在35度左右,然后每隔三天降低一度左右,直到一个月左右时将温度稳定在25度左右 。然后要对雏鸡加强管理,根据日龄控制好养殖密度,并且要做好光照控制,一个月内要保持日夜光照,一个月后可适当降低每天的光照时间 。

3、青年鸡饲养 。青年时期是鸡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这个时期在育雏期过后的三个月内 。通常4个月的时候其体型已经逐渐接近成年鸡了 。青年鸡一般要再舍内饲喂饲料,舍内要准备好水食槽,然后舍顶做斜顶,防止下雨漏水 。在饲喂青年鸡的时候,要将公母分开饲养,防止出现强势现象 。根据月龄控制好每天的投喂时间,通常2-3月的鸡每天需投喂三次左右 。然后3个月之后可减少一次 。如果是种鸡的话,那么每次不可投喂过多,避免吃的太饱,导致延迟产蛋期,影响产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