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瑞洲机车部件有限公司怎么样?( 三 )



唐咸亨二年,太子李弘上书武则天,建议尽快为唐高宗的次女义阳公主【萧淑妃所生】选驸马,于是,武则天把义阳公主嫁给了贵族子弟权毅,未几,权毅于公元681年被封为袁州刺史【今宜春市,现辖高安】 。而权毅【父亲权知节】就是权怀恩的叔伯堂兄弟 。瑞州府与袁州府相距156公里,权毅赴任前的12年,权怀恩刚从瑞州府筠阳县令任上离去,留下了家小在筠阳县【现在高安市内仍保留了筠阳街道】 。
上网搜索“权怀恩”,一下可见400多条相关信息 。信息显示,权怀恩是古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太宗皇子吴王李恪的老师权万纪的族孙 。咸亨初年(670年),权怀恩授尚乘奉御,承袭爵位卢国公 。他相貌威严,赏罚分明,见到奸恶就捉来责罚,因此受到唐高宗李治的赞赏,称他是良吏,并升其为万年县县令 。当时朝野有谚语说:“宁吃三斗尘,不见权怀恩 。”继万年县令后,他又历任更庆、莱、卫、邢、宋五州刺史和洛州长史,最后在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任上去世 。

往上追溯,权怀恩的祖辈同样不是等闲之辈,父亲权知让,袭爵卢国公,官至博州刺史;祖父权弘寿,隋朝大业末年任临汾司仓书佐,唐高祖李渊平定京城,升任太仆卿、卢国公,去世后,谥号恭;四世祖权景宣,北周荆州刺史、千金郡公 。若再往上溯,权怀恩的祖先既为商朝第二十三帝武丁的直系后裔,也是中华五帝之一的颛顼帝的子孙 。据传唐太宗即位,曾搜罗天下谱牒,对全国望族进行统计,发现有望族之称的共有193姓,3610家,权姓位列其中 。
让人不可小视高安权姓的是,这位声名显赫的权怀恩,竟然还是高安权姓的始迁祖!据明宣德戊申年(1428年)《权氏重修族谱》(三修)序言,权怀恩在提调京城之前的唐乾丰(666-668)年间,曾在我们高安任过筠阳太守!因为德政惠民,当他被提升调往他处时,父老不忍其离去,全城人塞道挽留,遂安家于市北龙池(即古进龙池,今凤凰湖) 。后子孙藩盛,怀恩居址竟成街巷,名“权家巷” 。
在此有必要澄清的是,在历次《权氏重修族谱》(序)中,言及权怀恩来筠时无不措辞“筠州太守”或“筠阳太守” 。其实,按照历史真实,“筠州”早在唐武德八年(625年)被撤销了,首任刺史(等同于太守)、高安华林人应智顼也调往袁州任职去了 。但是,筠州撤销的同时,高安县城改设了“筠阳镇” 。如果权怀恩来过这里任职,也应是高安县令(辖区与筠州相同,西从万载、东至高安,北起宜丰,南至临江都是高安县的地盘) 。当然称筠阳太守也未尝不可,因为高安县衙设在筠阳镇,守筠阳,也就是守高安 。不过,因为自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又恢复了筠州,直到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为避理宗赵昀名讳,才改名“瑞州” 。所以古人习称高安为“筠州”也是自然的 。

据历届《权氏重修族谱(序)》言,由于权怀恩后裔秉持“耕读传家”“孝义为重”的训诫,“父与父言慈,子与子言孝,惟躬耕乐道之外,非礼非义之事毫不敢为 。”所以高安城的权家巷里衣冠鼎盛,代不乏贤,有的还受朝廷旌表 。故从北魏时期(386-534年)的高安权氏鼻祖权景宣开始,到唐德宗时期(780-805年)的权怀恩之后,权姓在高安一直都以望族著称,期间有不少元勋名宦迁于外省 。
不过,在众多迁往外省的元勋名宦中,也有致仕后又回归故土的,例如,十三世祖权询就是如此 。据《权氏重修族谱》记载,权询因文章孝义闻名乡里,被授湖南节度使,任满后就没有留居任职地,而是告老还乡,回到了高安权家巷 。不过,回乡后的权询见权家巷地隘人稠,当然也含乱世避祸的因素,便前往今汪家圩乡的米岭择地而居,此后居址便名“权家岭” 。权询即为高安权姓迁居乡间第一人,成为高安米峰权家岭居地始祖 。而第二十八世祖权万盛荫封为江西太和县令,致仕后同样回迁到高安的庐峯【古称三十七都权家沟】居住 。庐峯就在权家岭下,两里路之遥 。
繁衍数代,权询的后裔也出人头地 。宋天禧壬戌年(1022年),其后人权有德喜中进士,被授翰林院编修,后升兵部侍郎;权有德共生三子:大成、大纲、大纪 。其中长子大成因勇力过人而于北宋仁宗朝(1023-1064年间)被授予车骑校尉,后升为游击;权有德还有个孙子权元标,于南宋淳熙(1174-1190年间)任国子监右辅 。
权有德的幼子权大纪生有四子:元金、元虎、元龙、元捷 。其中元虎生国梓,国梓生时遇 。此时权家岭又见地隘人稠之象,于是到元朝初期,二十三世祖权时遇与族兄弟权时达一起,搬迁到今汪家圩乡浮桥村委会的炉峰定居,成为高安权姓炉峰始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