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语设计
1.导言:有一个成语叫“班门弄斧”,其中的“班”指的是鲁班 。我们知道鲁班是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 。
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 。
2.作者:(指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墨子(约前476—前390),姓墨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 。
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 。“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 。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 。
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享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 。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 。《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失18篇 。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
3.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
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 。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 。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 。
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 。《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
2.学生齐读 。
3.概说文意 。这是一篇思想观点鲜明的宣传文章,也是一篇逻辑性异常周密的学术文章,墨子运用“类比”进行推理,明辨是非,驳倒对方 。纵观全文,墨子采用了先说服公输盘,再说服楚王,最后又以实力相较量,终于取得止楚攻宋的胜利 。
从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墨子思想亡的细致周密,也看到了墨子对敌方判断的准确 。他根据论敌的思想活动,步步为营,决战决胜,因人制宜,灵活机动,对公输盘这个有头脑、有计谋的能工巧匠,采用“类推”方法,有斥责,也有劝戒,迫其“败阵”;而对“楚王”这个贪婪成性、头脑发胀的大国君主,则采用“类比”方法,使他知道如若攻宋,定是得不偿失,乃是不智之举,终于迫使强敌敛手,完成了风尘仆仆来楚的任务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
生字:械(xiè) 轩(xuān) 舆(yǔ) 犀兕(xī sì) 鼋(yuán) 罨(tuó)鲋(fù) 梓(zī) 褊楠(piá nán)多音字:请说之(shuō) 长木(zhàng) 公输盘(bān) 见我于王(xiàn) 禽滑厘(gǔ)通假字: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 。3.教师适当指导朗读 。示例:(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
加点词须重读,显示墨子焦急的心态,他为了阻止楚宋之战而不辞劳苦 。(2)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读出疑问语气,显示公输盘恭敬请教之意 。(3)子墨子曰;“壮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
”读出祈使语气,显示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4)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义” 。
- 六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六年级作文
-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原文是什么?
- 《我是什么》的教学设计
- 洋葱微课之《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苏教版
- 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公开课教学设计
- 初中八年级语文的教学计划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