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时间最佳在几点到几点( 三 )


除打坐之外,最重要的是平时用功 。时时看着自己,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跟着跑 。念头起了看不见,跑了一大段才觉得,才知道,那就不行 。禅宗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念头起了不怕,只怕你不知道,跟着念头跑,就是生死;跟着念头跑了一大段才知道,就是已死去多时了,也就证明你将来生死不能了 。假如我们能做到前念起,后念觉,不跟念头跑,就能受生自在了 。受生自在不是已了生死,还有生死在,不过在生死当头能够自己作主,要到哪里就到哪里,不受业障牵连,随业受报了 。
功夫程度:
2、念起不随
能做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 。
3、亲证无为
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 。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 。压住它不动是不行的 。要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到达平等无为之境 。做到这个地步就能变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 。第一步是在生死当中得自在,第二步是变化自在,能变粗为细,变短为长,到达第八地菩萨的位次,至少能显现三十多个意生身 。
4、微细流注消灭
微细流注就是上面讲的作意 。作意在八识田里流动,你平时看也看不见,深入金刚萨缍大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 。到这一步,微细流注都消灭光后,能显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众生 。这时候才真到家,不是一开悟就好了,差得远,所以,还要好好的用功 。
没有菩提心是不能成道的 。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讲解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度众生 。我们修法是为了下化众生,而不是为了自了 。
大家务必好好用功,坚持打坐、观照,切勿等闲视之,更重要的还是在座下用功,不是坐两个小时就可以放野马,乱来了 。还须于行、住、坐、卧处时时不忘观照,才能与大道相应 。
二、六个要点
1、一切放下
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 。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达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胜任的 。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 。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 。一定要一切放下,象个死人一样才行 。
2、心念耳闻
这是修心密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 。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持咒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
3、念起即觉
念头来时,要能看见,如果看不见就跟着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不能入定了 。所以要念起即觉,既不随之流浪,也不压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
4、按时上座
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 。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 。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
5、下座观照
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广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着跑,也不随妄念流浪 。
6、心量广大
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还要更好,没有丝毫爱、恶、喜、厌的观念 。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 。这就是最大的神通 。
记住这六点,照之修行,决定能打开本来,亲证佛性 。做好这六点,丝毫不懈,保证能圆证菩提,得大成就!
三、注意事项
1、入手下静,先绝食腥荤香辣之物 。盖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之气粗,而难伏 。香辣之物,性主轻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气散而不聚 。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荤香辣,专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原味 。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 。不食过饥,过饥则伤气 。此节饮食之道,不可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