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告老还乡,最后得到善终( 二 )


这段话的大意是 , 白起虽然有着超乎常人的军事才能 , 但他不懂得变通 , 得罪了应侯 , 又触怒了秦昭襄王 , 最后招来祸患 。
【爱历史】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告老还乡,最后得到善终
文章图片
王翦身为老将 , 嬴政视他为老师 , 他却不劝谏嬴政 , 选择了明哲保身的方式生活 , 一直到他死去 。 那么 , 朝廷之中 , 王翦具体是怎样做的呢?
急流勇退 , 谓之知己
公元前226年 , 秦王嬴政召集众将 , 商议攻打楚国的事情 。 这期间 , 年轻气盛的李信说 , “只要给我二十万军队就可以灭亡楚国 。 ”嬴政又问资历最老的王翦需要多少军队 , 王翦本着谨慎的态度回答:
“非六十万人不可 。 ”嬴政不太开心王翦这样的回答 , 认为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便说出了“王将军老矣 , 何怯也!”这样的话 。 于是嬴政派出李信和蒙恬带领二十万征讨楚国 。
【爱历史】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告老还乡,最后得到善终
文章图片
王翦知道此役秦军凶多吉少 , 但他也没有表示反对 , 因为他深知“夫秦王志(自傲) , 而不信人” , 如果自己多说什么 , 很有可能会受到猜疑并招来杀身之祸 , 就假借有病在身 。
另一边 , 李信与蒙恬分兵进攻楚国 , 却被楚军击败 。 嬴政得知消息又怒又悔 , 连忙乘着车找到王翦 , “寡人以不用将军计 , 李信果辱秦军 。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 , 将军虽病 , 独忍弃寡人乎!”
王翦却没有直接答应嬴政 , 而是再三推辞 , 说自己年老气衰 , 请嬴政任用年轻将领 , 自己则告老还乡 。 嬴政听了王翦的话 , 立马表示 , “已矣 , 将军勿复言!”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 “我懂王翦你的担忧了 , 不用担心别的问题 , 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 。 我也不会因为你功劳大就怀疑你 , 放心替我出战吧 。 ”
【爱历史】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告老还乡,最后得到善终
文章图片
王翦虽然得到了嬴政的口头承诺 , 但还是没有放心心来 , 因为他这次带领的六十万军队 , 差不多是秦国全部的军事力量 , 嬴政身边的大臣免不了会有造谣诬告的 。
于是 , 王翦又想出了一个方法:“请美田宅园池甚众、还请善田者五次 。 ”他通过这个举动告诉嬴政 , 除了钱财名利之外再无他求 , 借此打消嬴政的疑心 。
果然 , 嬴政痛快地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 在征战楚国的一年多里也是大力支持王翦、从未怀疑 。 自知功高震主 , 在嬴政派他出战时选择告老还乡 , 以此躲避猜疑 , 可以说是“急流勇退 , 谓之知己”的明智举动 。
事后 , 嬴政为了安抚王翦 , 不仅赐给他良宅 , 更是承诺不会对王翦有猜疑之心 。 从上述的介绍不难看出 , 王翦是继白起之后 , 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一 。
【爱历史】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告老还乡,最后得到善终
文章图片
他一生征战沙场 , 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 但是王翦又不同于白起 , 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谋 , 特别是在政治官场中 , 深知生存之道 , 能够做到急流勇退 。
白起含恨而终 , 王翦安度晚年 , 主要就是因为他在功成名就后能够急流勇退 。 灭楚后 , 王翦自求告老还乡 , 秦始皇嬴政心领神会 , 对他说:朕不杀你 , 你留下便是......
王翦一听便懂了一切 , 后来他继续被始皇帝重用 , 率兵南征百越 , 战功越来越高 , 被秦始皇封为了武成侯 。 不过 , 他的行事却愈发低调 , 两人的传奇故事也至此告一段落......
从结局上来看 , 二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 也算是一场君王、臣子和睦的美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