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固执不懂变通?培养孩子的“转向思维”事不宜迟,要重视了】转向思维会让孩子做事变得更加有效率 , 有很多人都会觉得 ,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应该放慢脚步 , 而转向思维会让人想着如何利用自身的能力去打破面前的困境 。 从这一点上便可以看出 , 转向思维对孩子做事的效率影响有多么的强大 , 当我们面临困境的时候 , 只有不断思考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
培养孩子的“转向思维” , 要这样做
第一 , 家长应该先具有转向思维
很多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固执己见、不懂变通的情况下 , 都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 , 这个时候 , 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要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 , 让自己不要暴躁 , 更不要严厉呵斥、强行要求孩子做出改变 , 而是应该要沉着冷静地面对 , 想一想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说服孩子 , 让孩子变得心服口服 , 家长要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有转向思维 , 并告诉孩子自己的处理方式 , 这样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下渐渐学会如何掌握并且处理问题的一些更好的方式 。
不是"我认为……最好" , 而是要跟孩子说"你不妨尝试一下……"
文章图片
第二 , 家长要提高孩子的知识储备 , 丰富孩子的阅历
家长可以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 丰富孩子的阅历 , 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 。 只有在孩子的阅历得到丰富的时候 , 他们才能在面对困境时 , 有更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
这就如同给一个连加减乘除都搞不明白的孩子 , 出一道奥数题一样 , 即便他们浪费再多的时间和精力 , 也是没有用的 。
所以提高孩子知识储备 , 丰富孩子的阅历 , 对于孩子今后解决问题时 , 能够想到的方法也会变得更多 。
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 家长平时让自己孩子多读书 , 并且要多同孩子讲解一下书中的内容 , 从而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 , 孩子的阅历才能够丰富 , 遇到问题才会有很多应对处理的方法 。
比如说急救知识类的书籍、安全类书籍等等 , 让孩子的知识库得到丰富 , 在以后遇到问题时也能多一些解决方式 。
第三 , 家长要学会放手 , 让孩子独立思考
当代家庭中 , 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 孩子在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方 , 更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掌中宝 , 不少父母不愿意孩子吃苦 , 总喜欢替孩子包办一切 , 孩子也因此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机会 。
其实家长更应该学会放手 , 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 并且让孩子有亲自实践的机会 , 只有孩子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 , 他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
举个例子 , 最简单的煮饭做菜 。 很多家长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 饿了可以叫个外卖 , 让人送餐就行了 , 没有必要让孩子学做饭炒菜 。 所以当出现了特殊情况的时候 , 像是台风天气或者遇上父母出差 , 手机没电 , 外卖小哥都不上班了 , 那孩子就要挨饿了 。
文章图片
第四 , 家长要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
父母需要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 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 。 只有他们敢于去想 , 去思考 , 才能够创造出许多与众不同的东西 。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束缚住他们的想象力话 , 又怎么去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束缚了也就说明了你已经帮孩子固定好了思维模式 , 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他们一生影响颇深 。 所以父母是没必要太过于管制孩子的 , 倒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好好想想 , 应该要怎样做才能变得更优秀 。
就像小时候写字一样 , 一开始的笔画顺序很重要 , 先横还是先竖 , 先撇还是先捺 , 都是很重要的 。 所以很多人在长大之后 , 对于一个字的笔画顺序 , 都有自己的写法 , 就算错了也很难再纠正过来 , 这就是固定思维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 可见有多么的根深蒂固 。
如果你想要让你的孩子变成一个具有转向思维的人 , 而不是一个固执己见、不懂得变通的人 , 这就需要父母多多培养孩子 , 学会放手 , 并且要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 开拓他们的眼界 , 才能有机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强大 。 如果你不希望以后孩子总是依靠父母 , 固执木讷 , 那么培养孩子的转向思维刻不容缓 , 需要父母多多重视 。
文章图片
我是奶嘴妈妈 , 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 , 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 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 , 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 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 作业总拖到最后才写,孩子有拖延症,3个主因和5个方法要收藏
- 孩子说话磕磕巴巴?别着急纠正,会破坏孩子的“自我纠正能力”
- 孩子做事容易“放弃”,经常半途而废是啥心理?家长如何应对?
- 请停止“低效”的绘本阅读,孩子绘本阅读的正确方式,应该是这样
- 和孩子好好说话太难?读懂“冰山理论”,实现高质量“亲子沟通”
- “内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一味逼孩子“活泼”
- “听话式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培养了“假自我”孩子,要警惕了
-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建议抓住孩子的“吃语言”能力加以培养
- 天生“内向”的孩子,如何正确的引导?父母这3个行为很重要
- 孩子从小“体弱多病”,无非这3个原因,可惜很多父母都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