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明朝一商人,冒死从国外带回一根藤,4个月后大丰收,救了不少人( 二 )


一切准备就绪 , 陈振龙带着他的团队出发了 。
西班牙人按照常规登船检查 , 他们仔仔细细地检查了船体的每一个角落 。 陈振龙满怀忐忑地看着船上随处可见的一捆一捆的吸水绳 , 任由西班牙人四处翻动 。 终于西班牙人不甘心地下了船 , 放行了陈振龙的船只 。 陈振龙命令船队准备 , 迅速扬帆起航 , 离开了吕宋 。
【爱历史】明朝一商人,冒死从国外带回一根藤,4个月后大丰收,救了不少人
文章图片
经历了7天7夜艰难的海上航行 , 风吹雨打 , 陈振龙的船终于回到了福州 。
得到推广 , 受到欢迎
在将朱薯藤运入福州之后 。 陈振龙及其子立刻上书福州巡抚 , 陈述种植朱薯的各项好处 , 并且他们开始在家舍旁边的空地上尝试种植 。
【爱历史】明朝一商人,冒死从国外带回一根藤,4个月后大丰收,救了不少人
文章图片
跟随船只漂洋过海 , 来到中国的朱薯藤 , 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 反而在4个月之后得到了大丰收 , 它的产量还远远高于其他谷物 。 巡抚在了解了朱薯的产量之后 , 大力称赞陈家 , 开始在福州推广朱薯种植 。
当时的福建人民正逢天灾 , 粮食产量严重不足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朱薯的种植得到迅速推广 。 朱薯的物美价廉 , 加上做法的多种多样 , 农民开始遍地种植朱薯 , 成为了福建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农作物 。 依靠番薯 , 福建人民终于填饱了肚子 。
【爱历史】明朝一商人,冒死从国外带回一根藤,4个月后大丰收,救了不少人
文章图片
陈振龙把朱薯引入中国 , 促进了我国农作物种类的丰富 , 改善了人民食谱 , 每当有地方出现灾情 , 当地百姓都会通过朱薯去抵抗饥饿和天灾 , 朱薯也成为了当地老百姓的救命口粮 。
到清朝时期 , 朝廷开始以官方的名义在全国推广种植朱薯 。
这样全国各地不分东西南北 , 都吃上了香甜的朱薯 。 朱薯的高产 , 从天灾当中拯救了许多中国百姓的性命 。 大家不用再担心吃不饱饭 , 饿肚子的情况 。 人民安居乐业 , 甚至在清朝时期人口迅速增长了足足3亿 。
【爱历史】明朝一商人,冒死从国外带回一根藤,4个月后大丰收,救了不少人
文章图片
福建人为感激陈振龙将朱薯藤带到中国 , 在福州乌石山上为其建立了“先薯亭”来纪念 。 陈振龙也被史料公认为中国引种朱薯第一人 。
结语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最早了解的古诗词词 。 它告诉我们粮食生产的不易 , 教会我们珍惜粮食的优秀传统 , 但如今粮食仍旧存在问题 。
粮食安全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 。 为了让所有人不受饥饿之苦 , 无数有识之士行走于田垄之间 , 埋首于麦浪之中 , 正是有这些前人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丰盛的餐桌 。 而我们作为一名普通人 , 也同样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 践行光盘行动珍惜每一粒粮食 。
【爱历史】明朝一商人,冒死从国外带回一根藤,4个月后大丰收,救了不少人】谢谢观赏 , 关注我 , 了解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