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 二 )


【历史故事】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
文章图片
正面来确实是敌不过
更了不得的是 , 曹操是真的慎重考虑迁都了 。 虽然关羽深知自己兵力有限 , 不能深入 , 但采取遥寄印信的方式 , 煽动敌后方各路武装起义 , 使曹魏在荆北的防御体系摇摇欲坠 。 若不是蒋济和司马懿积极谏言 , 稳定了曹操情绪 。
自反董卓起兵以来 , 是唯一一次曹魏势力面临根本动荡的情况 。 毕竟 , 即使是官渡之战 , 面对5倍于自己的袁军 , 曹操也未曾考虑过迁都 。 这基本上是三国时期决定性转折的重要时期 。 在此紧要关头 , 原本的盟国东吴 , 终于答应与曹操联合会剿关羽 。
【历史故事】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
文章图片
还是司马懿冷静
同年10月 , 曹操大军南下 , 一方面告知关羽孙权已破盟倒戈 , 引起关羽疑虑 。 一方面为徐晃增兵 , 会和曹仁、满宠 , 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向关羽发起会战 , 取得一次胜利 。 关羽只好撤了樊城之围 , 退过汉水 。 但此时的关羽仍然控制了襄阳 。
与曹操众将之间也不过不胜不败的对峙之势 。 只是 , 孙权的背后偷袭却悄悄展开了 。 吕蒙白衣渡江 , 再加上负责后方防御的糜芳、士仁临阵倒戈 , 拱手献城 , 使荆南重镇全部沦陷 。 说关羽头脑简单 , 不会研判形势的 。
【历史故事】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
文章图片
这下还能有什么办法
事实上 , 只要糜芳等人固守城池 。 即使东吴再怎么隐蔽的行动 , 也是攻不下关羽苦心经营10年 , 城防坚固的江陵和公安的 。 至少也能拖延时间 , 固守待援 。 最坏的情况也不过让荆襄形势又回到起点而已 。
一个敢断然拒绝孙权联姻 , 视江东群臣为鼠辈的关羽 。 又怎么可能相信那摇摇欲坠的孙刘联盟 , 而完全不做好防备呢?只是大战之前 , 由于糜芳和士仁犯了军法 , 有假节之权的关羽 , 留下了一句“还当治之” 。
【历史故事】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
文章图片
你这些计策是瞒不过我的
又依然留2人负责后方防务的安排 , 使整体战局出现了重大隐患 。 当然了 , 关羽轻待士大夫、不能处理好同僚的关系确实是致命的缺陷 , 但让他吃亏的 , 也许并非是战略上的大意和轻漫 , 而是他的傲气吧 。
【历史故事】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
文章图片
这样安排留下了隐患
三、小结
同关羽相比 , 张辽的个人武勇并不逊色 。 以800破10万绝对能和关羽万军斩颜良媲美 。 但从指挥权限和战役重要性来讲 , 从来没有独领一军承担过大规模的决定性战役 , 比如与曹仁和夏侯渊这样的同僚相比 。
当然 , 如果能够给张辽一次机会 , 也说不定会有优异表现 。 只是历史就是历史 , 我们只能从已经发生的事实来做对比 。 尽管襄樊之战的错误 , 以及带来的后果令人惋惜 , 以至于被放大镜放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
【历史故事】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
文章图片
不负名将的称号
但回想一下荆州之失 , 为了围剿一个关羽及其不过3万之众 , 争夺不过数郡的部分荆州 。 天下2大雄主曹操、孙权通力合作 。 曹操这边 , 除开已经去世的夏侯渊和乐进 , 已转行内政治理的夏侯惇 , 负责其他方向防御的张辽和张郃 。
派出曹仁、于禁、徐晃、满宠、庞德的豪华阵容 。 孙权则动用了吕蒙和陆逊2大都督 , 再加上兵力占优、使出强攻、偷袭、劝降、夹攻等各种手段 , 靠着盟友背誓、国舅(糜芳)反叛同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 , 才堪堪拿下年逾六旬的关羽 。
【历史故事】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
文章图片
2大都督同时上阵
【历史故事】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面对这样的围剿力量而失败 , 也算对得起这位名将了吧 。 就好比当年垓下 , 项羽穷途末路 , 一人率孤军正面硬刚刘邦、韩信、英布、彭越等诸侯和天下兵马 , 再联想一下三国历史 , 又有哪位诸侯级别的人物 , 能比得上关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