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 , 该病症通常在青年成年期(青少年和30岁之间)开始 , 往往持续一生 。有证据表明 , 双相情感障碍存在性别差异 。
性别差异
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些症状在男性和女性中是相同的 , 而另一些症状却具有性别特异性 。相同症状包括:
①高涨或烦躁的情绪;
②更多的能力和更大目标驱动的活动;
③高自尊或夸大;
④睡眠减少;
⑤比平时话多;
⑥语速快 , 思维奔逸;
⑦容易分心;
⑧冲动的冒险乐趣 , 如购物或性 , 不计后果 。
男性和女性双相障碍中抑郁的典型症状是“低下” , 有些人可能对事物失去兴趣 , 包括吃饭 , 而其他人可能无法进行日常活动 。抑郁的其他症状包括过度内疚、注意力集中困难 , 有些人具有睡眠障碍或者早醒 。抑郁和躁狂的发作方式因人而异 , 有些人可能具有大多数的抑郁症状 , 而另一些则会经历更多的躁狂 。
症状差异:与男性相比 , 双相障碍的女性更容易体验到:①更多的抑郁发作;②双相II型;③症状的快速循环 , 大约是男性的3倍 。
年龄差异:双相障碍出现的平均年龄是25岁 , 但女性往往晚于男性 。
双相障碍类型差异:如果一个女性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 她极有可能是双相II型 , 她们一般具有轻度的躁狂症状 。快速循环指的是在12个月内发生四次或更多次的情绪交替 , 这在女性患者中更常见 。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与甲状腺水平异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 , 女性的甲状腺水平异常概率高于男性 。
发作类型差异:女性更多的经历抑郁发作 , 混合发作和更少的躁狂发作 , 而男性躁狂症状更常见 。
误诊差异:女性更可能带着抑郁症状去看医生 , 她们更可能被误诊为抑郁症;而男性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
伴随症状差异:双相女性患者常伴有焦虑、偏头痛、肥胖和恐慌症 , 而且在抑郁期更可能发生进食障碍、体重变化、食欲改变和失眠 。男性的酒精滥用、药物滥用和赌博成瘾的比例高于女性 , 他们更可能发展行为障碍 , 更容易有行为问题 。
睡眠差异:双相障碍女性的睡眠问题多于男性 , 睡眠质量差进一步增加了抑郁和躁狂的症状和频率 。
自杀风险差异:2014年PLOS On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回顾了双相障碍患者自杀的风险 , 作者发现了其性别差异 。男性自杀风险的预测指标是物质滥用 , 而女性的预测是不同的 , 它们包括:许多混合发作 , 或同时有抑郁和躁狂症状;精神疾病发作时间早;伴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格障碍;有社会问题 。
2015年《印度精神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 , 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女性比同样情况的男性更频繁地尝试自杀 , 能达到男性的2至3倍 。
孕期、经期、更年期和激素的影响
双相障碍在12-30岁处于生殖年份的女性中达到高峰 , 这也增加了怀孕和产后严重症状的风险 。JAMA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 , 分娩的女性因严重精神疾病(包括双相障碍)住院的几率是其他女性的23倍 , 而成为父亲对男性来说没有增加其精神疾病的风险 。生育对双相障碍的影响 , 可能原因包括激素变化、睡眠模式的改变、睡眠剥夺或分娩后的其他变化 。
分娩后的激素变化可能会引发双相障碍 , 而这些情绪症状也会由于月经周期而恶化 。当然 , 经期影响的相关证据没有分娩那么充分 。经前综合征(PMS)和经前期焦虑症(PMDD)通常与双相II型障碍同时发生 , 具有PMS和PMDD的妇女也具有发展成双相I型障碍的更大风险 。
月经期间的激素水平可以改变锂盐的作用 , 从而进一步影响药物的疗效 。还有研究报告 , 更年期对此也有一定影响 , 更年期的激素和其他变化意味着45-55岁之间的女性更可能经历抑郁发作 。易受激素变化影响的女性通常经历更严重的症状 , 频繁复发 , 以及对治疗的较差反应 。
男性和女性的治疗差异
根据对7000名患者的研究结果 , 双相障碍的女性可能会接受不同于男性的治疗;2015年发表于the Journal ofAffECTive Disorders上的研究也发现 , 瑞典双相障碍常规治疗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
双相女性患者更可能接受抗抑郁治疗;男性更有可能使用锂盐 , 女性更可能接受电惊厥治疗(ECT)、拉莫三嗪、苯二氮卓类药物和心理治疗形式 。研究还指出 , 女性 , 不仅仅是双相障碍患者 , 比男性更容易获得抗抑郁药和联合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 , 当同时服用避孕药和一些双相障碍药物时 , 避孕药是不起作用的 , 所以需要重新评估避孕选择 。
孕妇双相障碍治疗风险
一些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可能对未出生的婴儿造成风险 , 这些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卡马西平、拉莫三嗪、锂盐、帕罗西汀、丙戊酸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 , 孕妇可以使用ECT , 但这通常被认为是最后的治疗手段 。
参考文献
Markus MacGill, Bipolar Disorder: Symptoms in Women, 25 December 2016;
Hannah Nichols, Bipolar Disorder in Women: What You Need to Know, 30 December 2016.
本文转载至:大话精神
本头条号作者简介:精神医学硕士 , 目前就职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一科 , 擅长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焦虑症 , 抑郁症 , 强迫症 , 双相情感障碍 , 精神分裂症等)诊断和治疗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关注 , 或加微信号:psyNO001讨论 。
【为什么要男女有别(为什么说男女有别)】或搜素微信公众号:胡蝶谷 , dgxyhxd , 定期有科普文章推送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