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你敢相信吗?
有这么一片沙漠 , 曾经的面积高达4.22万平方公里 , 如今却即将被中国彻底“消灭” 。
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文章图片
毛乌素沙漠是一片位于陕西与内蒙交界处的沙地 。
这片区域约有4.22万平方公里 , 比海南省3.5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还要大 , 可是它却没有海南的四季如春 , 有的只是漫天飞舞的黄沙 。
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文章图片
可惜随着没有节制的放牧、气候变化以及毫无保护沙土的措施 , 毛乌素地面植被逐渐消失 , 慢慢形成沙地荒漠 。
先秦和秦汉时的游牧、农业区 , 到了唐代就成了积沙之地 。
直到新中国成立时 , 毛乌素沙漠仍然南侵之势不减 。
靠近它的陕西榆林市仅剩60万亩天然林 , 林木覆盖率不到1% 。 165万亩农田在沙丘包围之中 , 390万亩牧场沙化严重 , 共6镇412个村被封杀侵占掩埋 , “沙进人退”局面让人色变 。
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文章图片
中国治理毛乌素沙漠堪称“治沙奇迹” 。
在此之前 , 如何治理沙漠 , 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 。
特别是毛乌素沙漠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 每年向黄河中上游段“贡献”5.3亿吨泥沙 , 占黄河泥沙量的三分之一 。
那么 , 整治毛乌素 , 构建绿色长城是否是一种奢望?
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文章图片
从1959年开始 , 不止官方开始组织行动 , 民间也自发兴起防沙行动 。
引水入沙 , 引洪淤地 , 兴建防风林带;早期着依靠简易器械 , 修公路、打机井、开发水浇地 , 大量的治沙英雄在这片大地上洒下了汗水和泪水 。
治沙并不是随意地种上一种植物就可以了 。
选择何种植物种植防沙是一种综合性的考虑 , 一是要考虑好植物是否适合沙漠环境、是否能够吸收沙漠少有的水分;二是植物成本的综合考虑 , 毕竟是长久的事业 , 需要细水长流的打算 。
其实沙漠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没有水 , 而是水总是在沙漠烈日的照射下快速蒸发掉 。 因此长在沙漠里的植物需要极强的吸水能力 , 在水蒸发之前就吸收完自身所需的水分 。
另外沙漠其实有地下水 , 但这些水都是高浓度的盐水 , 盐分又会渗透到土壤之中 , 这就需要种植的植物有着较高耐盐性 , 不然就会很快干渴而死 。
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文章图片
从2001年开始 , 本世纪初的前十年 , 毛乌素沙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管理下 , 走上了更加规划化的道理 , 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和轮牧等政策 。
榆林人坚守了60年的绿色道路 , 也是榆林人千年来的梦想 。 国家重点工程陆续启动 , 如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等 , 毛乌素沙漠得到卓有成效的治理 , 也惊艳了世界 。
这当中栽种的树木如果按1米的距离排开 , 足足可以绕地球赤道54圈;与此同时陕西的”绿色长城”也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
治理沙土不止可以让人们得到安心居住的环境 , 更人能人“沙里淘金” 。 那些世代被流沙困扰的农牧民们 , 经过这几十年来一代一代的努力 , 正一步一个脚印步入幸福富足的生活 。
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文章图片
从前的不毛之地 , 如今已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 对于牧民来说 , 长草的牧场种上了沙柳、栽上了树 , 扩大了几十倍不止 , 他们就是生态环境改善的直接受益者 。
过去 , 放牛牧羊去找草 , 一天下来可能需要走个五、六公里 , 牛羊还往往吃不饱;如今 , 富裕点的家里能有上百头羊、十多头牛 , 凭借丰茂的草原 , 一年可以挣个十来万 。
但倘若遇到大旱时节 , 牧民就会主动减少牧畜量 , 他们深知栽树不易恢复更难的道理 , 不能只见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久的绿色 。
比如沙柳是一种好东西 , 不仅防沙治沙 , 还有附带的的经济效益 。 位于内蒙古的乌兰什巴台村通过集资和国家的扶助 , 创办了沙柳颗粒加工厂 。
凭借低排放、环保、无烟的特性 , 该村每年生产的3000多吨沙柳颗粒燃料受到附近省市多家化工企业的青睐 , 大概收益在60万以上 , 是村民们的致富经 。
而随着生态好转 , 毛乌素的牧家乐也是越来越多 。 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搭起了蒙古包 , 过路人有了暂时吃喝的栖息地 , 方便了旅游的人 , 也带动了当地人的收益 。
还有国家扶持当地人们办起来的各式生态园 , 原先寸草不生的地方也长出了各种如玉米、西瓜、桃、杏的果蔬 , 更有飞禽走兽在其中繁衍生息 。
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文章图片
在中国努力的治理下 , 毛乌素沙漠逐渐消失堪称一个世界奇迹 。 然而 , 就在国内大众为这喜人的成果欢欣鼓舞之际 , 国外却传来了质疑、不看好的声音 。
2019年9月 , 国际顶级杂志Nature的新闻版中 , 一名来自韩国的采访人员 , 在报道里提出了对中国治沙工程的质疑 。
该报道说中国大规模植树造林虽然取得了遏制荒漠化的一定成效 , 但是因为种植树木不合适而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 , 很可能造成水资源短缺 。
这篇报道仔细核实后便会发现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文中用作理论阐述的参考文献经不起推敲 , 二是它片面将中国的治沙方法都归类为简单的种树 。
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文章图片
而在植物的耗水量、蒸腾量、沙漠地区降雨量等等一系列负载参数中 , 如何找到平衡点也是治沙人需要解决的难题 。
在中国人不断的努力探索中 , 我们的治沙道路稳步前行 , 一系列政令法规不断完善 ,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 渐渐找到了沙漠治理中 , 人与自然的和谐道路 。
根据林业部门数据显示 , 上世纪末到现在 , 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均从扩展变为了缩减 。
而且我们治沙和发展经济两不误 。 几十年来 , 治沙工程从来都是跟民生挂钩着 。
从1958年通车的包兰铁路有140公里横穿沙漠 , 当年的外国专家预言了这条铁路“活”不过30年便要长埋地下 , 可是如今60年过去它依旧畅通无阻 。
另有耗时9年 , 斥资370亿的京新高速贯通沙漠 , 横穿东西 。
交通带来的便利使沙漠经济逐步摸索出致富的新途径 。
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文章图片
所以 , 前面提到的那篇Nature新闻 , 韩国采访人员误会也好 , 错解也罢 , 都不能改变中国治沙工程伟大且卓有成效的事实 。
诚然 , 中国沙漠总面积还十分庞大 , 治沙之路依旧长路漫漫 , 可是随着治沙技术的不断进步 , 我们相信消灭沙漠未来可期 。
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文章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 , 毛乌素沙漠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第一个即将被消灭的沙漠 , 除了这些年来治沙英雄们的默默奉献 , 也跟它本身的地理因素有关 。
毛乌素沙漠带位于我国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地区 , 而这一带其实有着较为丰富的河流、地下水资源以及年降水量可达200毫米以上 , 这些水文条件客观上十分有利于适合植树种草 。
另外毛乌素沙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复杂 , 农牧用地从东南到西北明显存在地域差异 , 不过经过国家的发展灌溉、改良土壤 , 如今已是成效显著 , 面貌焕然一新 。
这份沙漠即将消失的中国奇迹 , 背后诞生了太多英雄事迹 。
还有太多太多 , 发生在这片大漠荒烟之中的治沙故事 , 他们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治沙壮举 。
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水滴石穿、磨铁成针 , 每一个人的小小力量汇聚在一起便是汪洋大海 。 在治理沙漠的同时 , 也要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 , 才能让绿化工作长久的持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