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经营(稻盛和夫是什么意思)
稻盛和夫在65岁的时候选择出家修行 , 我发现很多采访稻盛和夫的主持人 , 都一定会问到这个问题 , 即很好奇为什么稻盛和夫会选择出家 , 到底出家有什么作用 , 毕竟 , “出家”这个词 , 在世俗里面是存在争论的 , 它是被很多人避讳的 , 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是一种逃避与不负责任 。
很多选择出家的人 , 确实是表现出一种逃避问题的倾向 , 这实际上是对“出家”的误解 。
我原先对出家也没什么概念 , 但是在解读稻盛和夫的过程中 , 我突然意识到 , 出家人选择远离红尘修行 , 实际上是有深刻原因的 , 只是很多出家的人 , 不明白其中的深意而已 。
主持人问:“您为什么会在65岁的时候选择出家?” 。
稻盛和夫大概的答案是 , 他认为人分为肉体与灵魂两部分 , 人死亡时 , 是肉体死亡了 , 灵魂没有死亡 , 到了65岁时 , 就要为自己离开人世作准备了 , 让自己在生命结束的时候 , 灵魂能更为纯洁些 , 没有任何杂质与贪欲 , 他说当达到这个境界时 , 离开人世的时候 , 人生就会充满幸福 。
他说 , 人生在世 , 就是用来修炼灵魂 , 提升心性的 , 让自己的人格更为纯粹 , 没有任何贪欲 , 纯粹的为世人 , 为社会活着 , 为每一件当下事活着 。
稻盛和夫的这些人生的终极归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但是我觉得他对出家的理解 , 似乎还可以有其他角度来解读 。
有一个疑问 , 就是为什么需要去出家 , 才能真正修炼灵魂 , 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首先请大家不要把此处的灵魂神秘化 , 人类今天的进化方式已经从动物丛林时代的基因进化 , 转变到今天的模型进化 , 也就是不断推动我们进步的 , 就是那个理念与意识 。
因此 , 我更倾向于把灵魂理解为思想 , 一个人的思想是可以长存的 , 即使肉体已经不在 , 比如老子 , 比如佛陀 , 他们已经做到在离开人世的时候 , 灵魂没有任何杂质 , 正是这样的思想 , 不断的激励着所有后来人 。
这或许是寻找人生意义的终极方向 。
但是为什么稻盛和夫会选择出家来达成这样的目的?这背后是有深刻的道理的 。
其中最核心的 , 依旧是我们的动物脑 。
动物脑的欲望容易被环境劫持我一直强调动物脑是我们解决一切人性问题的关键 , 在这条路上 , 我自己就一直在修行 , 所有的东西如果不进入实际生活里面 , 停留在读书或者读文章层面 , 是完全无效的 。
因此 , 实践成为我的重中之重 。
我希望把它拆解得更细致 , 以便让大家能更快地达成改变行为的目的 。
同时 , 我发现我们最需要面对的 , 就是我们的动物脑的自动化本能反应 , 它的最大的特征就在于 , 它根据环境自动化反应的模块 , 由于已经内置到基因里面 , 因此 , 只要触发环境一匹配上 , 它就会自动根据自己趋利避害的本性做出对应的行为 , 而它的所有行为 , 几乎都是只为自我的 , 这是动物脑经常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 。
比如 , 我自己在家的时候 , 我可以很好地抵制各种食物与零食的吸引 。但是我发现有几种状态下不能:
当我觉得烦躁焦虑的时候 , 比如辛辛苦苦写的文章发布后没有流量 , 此时我会痛苦 , 因为我的动物脑是想通过文章来获得收益 , 动物脑产生期待 , 而结果不如意时 , 人就会焦虑 , 此时最容易转向其他途径寻找快感安慰 。比如吃食物或者抽烟喝酒等 。妻子在工作上受挫时 , 也会通过吃零食 , 购物或者看娱乐节目来获得快感 , 当她把零食递给我时 , 我往往也会不自觉地跟着吃 。我平时状态好的时候 , 特别是自己时 , 吃得很清谈很满足 , 同时在吃饭的时候也能去感恩 , 但是一旦我出去跟朋友吃饭时 , 这些状态就几乎全没了 , 甚至还开始喝上酒 , 大吃一顿 。当我进入环境时 , 我很难再保持那个独特的我 , 即使关于食物我已经运用前额叶进行大量的编码 , 但是我发现 , 动物脑一定会跟从环境的 , 而且是自动化与主导性的 。
动物脑的欲望就是这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 , 这层影响几乎是自动的 , 因为它是内置到我们的本能里面的 , 我在之前的多篇文章中 , 多次不断的强调这个问题的严重些 , 以及为什么我们一直要一而再 , 再而三地重视动物脑的贪欲 , 警惕动物脑的欲望 , 特别是警惕快感 。
当你为一份美味的食物感到愉悦的时候 , 就要小心被他遮蔽 。
比如我前段时候发了一条微动态:
警惕任何快感享受 , 是减少焦虑 , 获得内心平静强大的关键!因为产生任何新的欲望 , 都是代价的开始!
昨晚老婆开了一瓶鸡尾酒 , 一种我从来没有喝过的酒 , 喝完后感觉良好!
我发现自己产生继续想要的冲动!
但是我随即警告自己要警惕!
我们的焦虑感之所以会不断增加 , 关键在于我们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 , 欲望越来越大 , 不管这些东西是什么!
大脑只要接触到快感的东西 , 它就会继续想要 , 并且想要更多 。
动物脑在瞬间只关注到快感 , 从来不考虑后果!
但是前额叶可以 , 比如我这里 , 瞬间整顿更多信息量 , 并且清晰地告诉动物脑 , “你被新快感诱惑了 , 要小心!是有代价的!”
虽然一瓶鸡尾酒要不了多少钱 , 但是这是一种模式 , 生活中全部是这种模式 , 你放纵欲望 , 你就会走上一条越来越迷失的道路!

文章插图
一瓶鸡尾酒要不了多少钱 , 但是这是一种信号!
就好比我在今年年初疫情期间 , 当时状态不好 , 每天中午都要小饮一杯酒 , 但是这种快感迷恋是一种大脑模式 , 物质的快感都是短暂的 , 于是就必须继续寻找其他替代品 , 比如娱乐 , 游戏 , 赌博 , 抽烟 , 甚至是刷手机 。
所有这些组成我们的欲望 , 最终就会形成对我们的遮蔽与控制 , 并且人会一步一步地沉迷其中 , 稍微不注意 , 最终有可能堕落 , 因为动物脑会自动化的推动我们去寻找更多的快感 , 但是我们会发现 , 我们永远都得不到满足 。
而另一方面 , 在物质上与欲望上的放纵 , 带来了大量的代价 , 不管是经济上的 , 还是精神上的 , 我们越想要 , 我们就会越害怕得不到 , 越担心 。
关于动物脑的快感原理 , 请参考之前的文章及专栏基础篇中的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多个章节 。
出家人的高明之处我在写稻盛和夫的时候 , 突然间意识到佛陀要求出家人远离红尘修行 , 实际上是一个极为高明的做法 , 他的这个做法 , 底层是对动物脑遮蔽性的深刻理解 , 没有对动物脑强大主导力量的全面重视 , 是不可能做到如此彻底的地步的 。
比如远离红尘 , 意味着几个重要的点:
放弃红尘里面正常人的生活方式 , 在很多人看来 , 这些东西再正常不过了 , 比如一旦三餐有鱼有肉的饮食 , 比如饭后的娱乐 , 如刷手机 , 看电视或者电影 , 逛街网购等 。放下正常人争贤好胜的心态 , 这就是老子的争 , 老子说圣人都是不争的 , 不争是大智慧 , 而人的动物脑在多巴胺的驱动下 , 则是一定会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 , 正是它使得我们不断进步 , 同时也正是对它的错误追求 , 导致人生充满痛苦【越想要 , 越害怕得不到!】老子与佛陀 , 几乎都选择跟正常人相反的生活方式 , 比如他们主张清静简朴的生活方式 , 这被我们常人说成是“苦行”!而实际上 , 所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 , 才是真正的幸福!稻盛和夫他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
因此 , 很多时候 , 当我们吃着美味的食物 , 享受着动物脑的快感时 , 实际上 , 这背后意味着代价 , 意味着苦之将至 , 而当我们过着清贫的生活时 , 则意味则没多少代价 , 意味着会有福报 。
因此 , 老子说 , 简后才能广 , 也就是当你自己没有过多的欲望时 , 当你的生活简朴时 , 你反而会变得慷慨 , 宽广 , 能包容一切东西 , 能给予别人任何东西 , 因为你自己并不需要那么多外在的物质来获得快感 , 简朴的生活及说给予 , 反而能让你获得快感 , 这就是动物脑与前额叶结合的结合 。
真正高明的人 , 从不在物质层面寻求安慰 , 而是在精神层面获得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快感 , 这两种状态都能让大脑获得快感:
只是动物脑层面的快感 , 需要不断的物质快感刺激 , 并且需要不断的升级 , 否则就会烦躁不安;而基于前额叶的精神层面的追求 , 只要运用得当 , 则可一直保持内心的丰满与人生的幸福感 。因此 , 人生的意义就得从这两方面入手 , 缺一不可:
一个简朴的生活方式与不争 , 只有这个前提 , 才可能存在不为结果与欲望而活着;没有了动物脑欲望的期待与劫持时 , 反而转过来追求专注在每一件事情的当下 , 成就自己的同时 , 成就他人 。因此 , 人要不自私 , 要能利他 , 他自己首先得放下奢侈的生活方式 , 如果一个人生活奢华 , 然后还一方面要利他 , 那么这种利他就是虚假的 , 往往意味着“利他”是要最终去实现更大的“利己” 。

文章插图
从“小我”到“大我”稻盛和夫讲过一个生活例子:说他不工作 , 在家吃饭时 , 经常就是吃一个简便式的快餐式的鸡肉面 , 他说就像中国家里常备的方便面 , 加一鸡蛋 , 然后就吃完一餐了 。
他说一点想吃好东西 , 贵好东西的想法都没有!
这个时候的稻盛和夫已经80岁左右 , 想过任何生活都不是问题 , 但他依旧选择清贫的生活方式 , 这就是一种大成者的高明之处 , 它是“出家”这种概念的诠释 , 意味着在物质上与精神上过一种极致的简朴生活 , 大脑不需要依旧外在的物质 , 或者通过比别人强大来获得快感 。
相反 , 这样的大脑 , 完全超越了动物脑层面的快感追求 , 运用前额叶整顿了更大层面的信息量 , 从而得出结论就是去为世人为社会做贡献才是人生真正价值的体现 。
因此 , 在践行这样的使命的时候 , 大成者的大脑是愉悦与快乐的 , 为世人为社会感恩回馈获得的快感 , 跟常人在食物及比较中获得的快感是一样的 。
这就是动物脑的小我与前额叶整顿出来的大我 , 稻盛和夫说人这一辈子就是要追求尽量让“自我”更少些 , 让“真我”更多些 。
而所谓的修行 , 就是让这个真我【大我】占比更大 , 达到最终的纯粹的真我 , 这就是老子与佛陀这类大成的成就永恒的状态 。
这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 , 人生最终的意义所在 , 追求让自己离开人世的时候 , 是一个纯粹的大我 , 甚至没有任何一点“小我” , 这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
今年的稻盛和夫已经88岁 , 直到现在 , 他还在不断践行这个理念
因此 ,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相信稻盛和夫此处已经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 , 他的这个答案 , 几乎跟佛陀与老子是一致的 , 只是 , 佛陀与老子 , 容易让人理解成消极的逃避 , 而稻盛和夫对人生的解读 , 我认为是一个极好的参考 , 人生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 , 而是为了修持自己的这个贪欲 , 让自己的灵魂与人格变得更为纯粹与发自内心的感恩回馈社会 , 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恩回馈会促使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里面 , 去为世人 , 为社会做贡献 , 最终向“大我”靠拢 , 完成这辈子的使命 。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 而实际上 , 很多人正好搞错方向了 , 在物质与欲望世界里面狂奔 , 而忽略精神上的追求 。

文章插图
从大脑的原理来构建体系本文直接引用很多专栏基础篇中的原理 , 比如能量的熵增定律 , 动物脑与前额叶 ,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 。
因此 , 你要完全解开这其中的奥秘 , 就得从第一性原理出发 , 特别是从人类的大脑来解开这一切 , 来构建整个体系 。
因为《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中核心思想 , 即万物结构演化的形式 , 是理解一切的关键 , 而且最重要的是 , 我整顿了更大的信息量 , 在大脑层面找到了那个在利他底下的关键点 , 那就是动物脑的情绪 , 即动物脑与前额叶之间的关系 。
一切的奥秘就在动物脑的情绪 , 用稻盛和夫的话来说就是“心” , 人心是一切的奥秘!如果你无法发起对这一基础层面的重视 , 你永远得不到答案!
人心是你想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与前提!而人心之间的联结 , 就是情绪 , 用人类的话来说 , 就是“感恩” , 这就是为什么感恩会如此的重要!这是一股力量 , 成就一切的力量 。
我将在后续的专栏文章中 , 继续深入介绍 , 如何更全面的生发起感恩之心 , 从而获得面对一切人生挑战的力量 。
【稻盛和夫的经营(稻盛和夫是什么意思)】因此 , 你要深刻的理解人性 , 你必须通读并且深入理解专栏的基础篇 , 全面打通动物脑与前额叶 , 从最底层的原理来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 然后用【反思】原则把这些思维内化成直觉 , 形成自动化的本能反应 , 只有达到这个境界 , 人生才能发生质的变化!
- 受益良多和受益匪浅的区别(让你受益匪浅的话)
- 石章|女子学车不到一个月,就和教练谈起了恋爱,怀孕后坚持要生下孩子
- 差距|38周和40周胎儿区别多大?别小看14天,3个方面差距可不小
- 孕妇|春节临近,孕妇要牢记这7个底线,不然孕妇和胎儿会受罪
- 准妈妈|孕妇睡觉前,尽量别做这5件事,对孕妈和胎儿都有害
- 丁克|夫妻丁克,婆婆宣布生一个给80万,孩子出生公婆老本都没了
- 性别|为何男孩出生率越来越高?原因有4点,和家长脱不开关系
- 丈夫|17年前,生完孩子后“一夜变老”的80后宝妈,现在怎么样了
- 夫妻|想生二胎也有条件,若有一条不符合,夫妻就要谨慎考虑了
- 年龄|家长要注意了,生二胎要避开这2种年龄差,可能影响孩子们不和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