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看似普通的床单,嵌入上万个纤维力传感器后,不仅可以感知人的睡眠状态,还可以对心脑血管病人等特殊人群进行危险预警,而稍经改进就可能成为具备心电、呼吸、血氧等检测功能的智能病号服、智能家居服等。
文章插图
近日,湖北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仪式上,来自材料、人工智能、医学和光电等4个不同领域的年轻学者,历时数年合力研制出的具有运动、健康和医疗等全场景应用前景的智能织物让人眼前一亮。
【 智能|四位年轻海归教授共织一块“懂你的布”】据了解,这是光谷实验室成立的首个创新中心,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聚焦运动和健康医疗中的实际科学问题和关键瓶颈技术。其骨干成员为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4位海归教授,平均年龄只有37岁。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光谷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新亮介绍,成立这样一个跨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就是发挥要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促进交叉合作和成果转化。
作为临床医生,团队成员周宁对病人的痛点和医护的难点感受最为深切。他从多个临床场景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医护如何在病人更为舒适和无感的状态下采集到对诊疗有价值的心理、生理或者病理数据?而以智能织物作为载体的医疗装备,正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优解。
事实上,在智能织物的崭新概念提出之前,陶光明教授团队就在这一领域深耕了多年。他们研发出的零能耗光学超材料制冷织物这一标志性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Science》杂志上,受到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用这种超材料制冷织物做成的服装不仅可以防晒,还可以实现无源降温。“疫情期间,很多医生护士穿的防护服不透气、闷热,大汗淋漓,新材料完全可以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说干就干,陶光明、陈敏和侯冲3位教授发挥特长,很快做出了第一张具有人体生理数据感知功能的智能床单。这种床单将上万个纤维力传感器以阵列形式嵌入床单中,使其具有低延时、高灵敏度的能力,不仅可以感知人的睡眠状态,还可以对心脑血管病人等特殊人群进行危险预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陈敏教授成为智能床单第一个体验者,并提供了第一手检测数据。为了测试其实用性,团队还买来洗衣机,将床单洗了上百次,但对功能没有任何影响。
智能坐垫、智能发绳、降温织物、可控机器?、智能画板、智能衣……启动仪式上,4位教授用“布”同凡响、“布”知“布”觉、与“布”共舞、“最懂你的心”等诗意话语,展示了这块神奇的“布”将在方方面面改变大众生活。
陶光明说,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被襁褓包裹开始,一直到生命的终结,最为亲密也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纤维纺织品。从“布”着手,将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感检测,让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不会感受到任何被侵犯、被监视和被束缚的感觉。
据介绍,目前,该中心研究的降温织物、可穿戴情感机器人、智能感知床单等多个产品都已初步成型,可望投产应用。当天仪式现场,已有数家企业向团队表达了合作意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领军人才|北京积水潭医院段丽丽等四位同志入选第二批北京市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培养学员
- 医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开通智能化医技预约服务
- 地方|小岛秀夫谈智能认证枪支 回想《合金装备》的ID识别
- 中心医院|智能高效!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智能闸机系统+住院陪护系统正式启用
- 手术治疗|直播会诊!四位名医讲透甲状腺疾病
- 号源|山医大一院智能化医技预约平台上线
- 医科大学|松山湖人工智能生物医疗实验室在广东医科大学揭牌
- 应急|天津抗疫一线的“流动应急智能中药房”:最快5秒配好一服中药
- 黄斑部|北京友谊医院王康团队在Retina发文:人工智能框架的开发和验证在黄斑疾病OCT影像中的应用
- 金坛区中医医院|健康讲座进企业 体检报告来解读 金坛区中医医院健康驿站走进江苏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