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坐动车出了趟远门,回来腰背疼得厉害,竟是脊柱骨折了;老大爷骑三轮车,就在路上颠簸了一下,造成脊柱骨折……
老年人容易骨折,有的轻轻一摔,或弯下腰,甚至打个喷嚏、咳嗽一下,都有可能出现骨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不免要提到骨质疏松。
文章插图
【 骨代谢|天天补钙还是出现骨质疏松?关于骨质疏松的几大误区你中了吗?】
2021年10月20日是第24个“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根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1%;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51.6%。
上海天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喻明介绍,骨质疏松最基本的过程是骨量减少,人的骨量总体呈现“正常——减少——疏松”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30岁左右骨量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年龄越大,骨量流失越来越快,那么就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文章插图
误区一:骨质疏松只要补钙就行了
喻明主任说,临床中会遇到不少骨质疏松患者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天天补钙还会出现骨质疏松?他们其实陷入一个误区:补钙=防治骨质疏松。
对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某些疾病或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所引起的,这时候应该先找出病因,再对症治疗,只有把疾病控制好,骨质疏松症才能有所好转。
而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也不是光补钙,补得越多就越好。补钙应该要根据不同的个体来进行选择。
对于补钙的量,可以参考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的标准:成年人每天钙的摄入量应该为800mg,50岁以上的人群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是在1000到1200mg之间。
尽管大家在饮食中可以摄入一定量的钙,但是我们国家的食谱普遍还是属于低钙的食谱。除了从饮食里面获得一定量的钙之外,还额外缺大概400到600mg。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骨质疏松的患者,建议每天补充的钙量是1000到1200mg之间。
文章插图
另外,如果体内维生素D不足,即便补充再多的钙,身体也无法有效吸收。所以,骨质疏松患者在补钙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补充维生素D。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有助于延缓骨量丢失,但并不能替代抗骨质疏松药物。骨质疏松患者关键还是要解决骨代谢失衡的问题,如果没有规范服用抑制破骨或促进成骨的药物,对于预防骨折来说仍然是无效的。
如果是已经确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并进行必要的药物干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文章插图
误区二:多吃骨头汤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说起高钙饮食,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骨头汤。但实际骨头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很低,研究发现,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两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若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钙计算,估计需要300-400碗骨头汤才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因此,用肉骨头汤补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同时,骨头汤里大量的脂肪还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不良影响,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所以,预防骨质疏松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少油、不宜多吃高蛋白质和咖啡因的食物。
文章插图
误区三:骨质疏松症为防骨折要多静养
很多骨质疏松患者因为自身骨折风险高,所以不敢运动。事实是,体育锻炼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都有积极作用。
骨质疏松患者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肌力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减少,这样不但会加快骨质疏松疾病的进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更容易发生摔跤等情况,从而导致骨折。
因此,要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除了多晒太阳、多吃含钙多的食物、戒烟戒酒外,还要坚持户外锻炼,可以选择快步走、慢跑、游泳等运动。
文章插图
误区四: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 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建议及早服药
- 人民网:3亿老人正遭遇这新难处!很不友好,却还得天天用!
- 穿骨七|河边一种香草,专门长在石头上,它是有名的“穿骨七”30元一斤
- 余姚市|警惕!这类疾病是老年人的“沉默”杀手,髋部骨折后致死率高达20%
- 骨科|将高水平医疗资源引进中山,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举办3周年院庆活动
- 风湿免疫|沧州市重点民生工程沧州二院骨科院区开诊
- 关爱退休老干部 湘潭高新区开展健康养生知识讲座|高新动态 | 骨质疏松
- 2022春 晚名单曝光?据说请了很多老戏骨,年味要回来了!
-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一男婴患罕见病,急需骨髓移植!35万巨额医疗费盼救援
- 红枣排骨汤|朋友圈的这些养生产品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