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打通养老机构老人看病就医的“最后一公里”,有望将被部分老人视为畏途的“数字鸿沟”变为“数字红利”。重阳佳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将5G云诊室“搬进”养老院。
今天,住在上海市松江社会福利院分院的刘奶奶感受了一把数字化便捷就医新体验。她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通过设于福利院内的“互联网医院5G云诊室”接受远程诊疗,屏幕另一端接诊的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高艳虹。详细问诊后,高艳虹为刘奶奶开具了心超和心电图检查,还预约了线下检查时间。
将一系列全流程闭环医疗服务延伸至养老机构,让老人们不出门甚至不用下床就能得到三甲医院专家“面对面”的互联网在线诊疗服务。目前,市一医院在松江社会福利院(分院)、泗泾新凯敬老院、车墩敬老院、佘山敬老院等4家养老机构,试点推行“互联网医院+养老机构”智慧医养新模式。
对老年人而言,优质医疗服务是“刚需”。松江区作为上海“五个新城”之一,也是市一医院此次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率先探索尝试的“先行区”。
“都说老人容易遭遇‘数字鸿沟’,事实上,老人们更应当享受到医疗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数字红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体验处处长柴双表示,“医院通过打造8项‘互联网医院+养老机构’的专属服务,着力解决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就医难点问题。”
文章插图
目前,市一医院已开通专属“养老通道”、开设专属“线上就诊时间”、组建专属“医疗服务团队”、设置专属“健康管理人”、建设专属“5G多场景诊室”、建立专属“诊疗绿色通道”、提供专属“医务社工整合服务”、建立专属“个人健康档案”等。
以建设专属“5G多场景诊室”为例,市一医院考虑到养老机构内存在可自理老人、半失能老人、卧床失能老人等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定制了多达5种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互联网医院诊疗设备,包括互联网医院5G微诊室、互联网医院云诊室、互联网医院移动诊室、互联网医院远程查房设备和互联网远程教学设备,分别用于可自理老人、半失能老人、卧床失能老人的远程会诊查房和线上培训等场景,充分满足各类就医需求并提升机构内医疗诊治水平。
【 养老|重阳节,住养老人畅享“数字红利”,市一医院将5G云诊室“搬进”养老院】市一医院同时打通互联网医院专科转诊和线下全类型门诊转诊预约双通道。互联网医院接诊医生可直接完成转诊预约,使住养老人充分享受线上、线下便捷就医服务。
院方还特别设计“银龄守护”专属标识,住养老人出示“银龄守护”标识即可享受线下门诊预约、 挂号、就诊、化验、检查、取药等“六优先”服务,以及急诊照护服务、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急救绿色通道,确保住养老人的就医路在线上和线下都走得通畅、走得舒心。
目前,市一医院已完成416名住养老人建档工作,187位老人日常使用“互联网医院+养老机构”。下一步,医院将从“医、教、研”全方位做实做细养老机构健康服务,积极推广智慧医养新模式。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院方供图
- 老爷子,你去这个养老院不行吗?
- 老人晚年,让儿女照顾?去养老院?保姆照顾?
- 72岁大爷哭诉:存钱给自己养老,如今,凄惨难熬,后悔也晚了
- 老年|广西首个泰康医养社区将提供约2000个养老单元
- 儿女带12个孩子回家过年,一顿饭就花掉600元,外公直皱眉:寒假吃掉一年养老金
- 临近春节,姐妹相约回家过年,女儿:一个寒假要吃掉一年的养老金
- 71岁大爷说“退休之后,一定要留钱养老
- 褥疮|生命活水医疗集团到福利院开展“情系养老院,关爱暖人心”健康义诊活动
- 七旬老人的养老妙招:退休金5千,上交3000给子女
- 75岁退休大爷直言:去养老院养老就是一场“无止境”的金钱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