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貌|记者实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复诊首日:全新面貌 预约就诊】河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李凤虎 河南报业全媒体采访人员 陈萌萌/文图
“来扫一下健康码,一边填信息一边排队往前走……”9月6日上午8时,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逐步恢复诊疗秩序。
据悉,8月13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现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后,立即实行封闭管理。随后,按照院感预案要求,对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封闭的患者和员工2616人进行整体转移。百年老院顿时按下了“暂停键”。如今,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控制,为做好复工复诊,该院高度重视,科学部署,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全市人民的检验。
文章插图
实行网上预约 保证一诊一患
6日8时上午,阴雨绵绵。采访人员驱车赶往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走到香君路和凯旋路交叉口附近,看到交通护栏上,每隔五米处就悬挂着该院设置的进院扫码标识牌。在医院北门附近,工作人员或维持现场秩序,或帮老人预约扫码,或测量体温消毒……大家分工明确,尽管前来就医患者繁多,但现场依然秩序井然。
文章插图
“每走一步都有工作人员引领,手机扫码预约也很好操作,只需要按照上面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整个过程十分方便快捷。”前来带孩子看病的赵女士说,看似排队扫码进院稍微慢一点,但毕竟疫情刚刚稳定,大家都很理解和支持。
据介绍,今天早上7时,该院2000多名职工全员上岗,按照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该院对所有进院的人员都要测温、扫码、戴口罩。同时,对门诊数量也实行限号,防止出现扎堆聚集现象,并将该院五个大门关掉两个。另外,新招聘20名武警或军队转业人员,加强安保力量。
此外,该院制定预约门诊制度,对所有患者就诊实行网上预约。“当然,政策是刚性的,人是灵活的,考虑到周边地区前来就诊人员和老年人没有智能电话等,我们预留了一定的绿色通道名额。”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雷说,目前,他们一天专家号有60个名额,只下放40个名额。其中,20个名额作为绿色通道,让不会网上预约的患者也能看上病,但二次就诊须网上预约,否则将无法再次就诊。
“今天的复诊,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虽然前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研判,加之刚解封,许多患者需求比较急切,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保证一诊一患。”王雷说,今天是周一,一般周一就诊量比较大,预计今天前来就诊人次达5000余次。
文章插图
实行“一患一陪”原则上“只进不出”
此次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规定,在复诊后的前两个星期内,该院的病房使用率最高只达到50%,并要求“一患一陪”,且陪护要有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才能进院办住院手续。所有住院患者的陪护人员将限制走动,严格实行24小时出入管控,要求大家每天测量体温,并特别关注发热病人,一旦发现,立马进行核酸检测和肺部CT,同时,该院实行配餐制度。
“我们实行严格的病房管理制度,原则上是进来就不能出去了,中间尽量不换人。”王雷说,为减少人员外出,该院提供全配餐制,即三餐全部由医院提供,每个病区,每个楼层都有配餐员,配好餐后,由专门人员送到病房。
患者在办理住院时,家属事先根据需要,列好生活用品清单,尽量一次性购买齐全。针对临时性使用的物品,可由该院护理人员电话联系后勤服务中心给予配送。
“目前,从今天整体局势来看,最大的困难是预约就诊制度的推行,一方面是大家还没有预约看病的意识,另一方面是老年人多使用老年机无法操作。”王雷说,下一步,将大力推行预约就诊制度,确保患者就诊和住院安全。
文章插图
全面“整容” 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全市人民的检验
前期如何做好复工复诊?如何给群众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医疗环境?该院全体干部职工从细节入手,确保室内外整洁干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对院区进行一次全面“整容”。该院趁着院内患者清空的间隙,抓紧组织力量对二号楼等进行粉刷清洁,并调动保洁工人200多人、电梯工人20人、 木工10多人、 粉刷工105人,将医院面貌最大限度地焕然一新。
复诊前,商丘市委派驻该院疫情防控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组长、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玉栋,该院副院长王雷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对全院卫生大清扫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
- 新闻记者|省内多家医疗机构迎来骨折就诊高峰,雪后咋出行
- 诊疗|阜外医院医学减重门诊以全新面貌正式开诊
- 新闻记者|女子吃橘子后喝牛奶发生呕吐,半夜看急诊,医生:二者不能同食
- 南方科技大学|疫情期间发烧怎么办?别怕,记者亲历发热门诊
- 发烧|疫情期间发烧怎么办?别怕,记者亲历发热门诊
- 新闻记者|济南两例本土病例病情稳定,已制定中西医治疗方案实施个性化治疗
- 新闻记者|主播说丨凌晨4点 她蜷缩在纸箱里睡着了
- 中国日报|中日友好医院举行“发挥学科优势 助力冰雪盛会”记者会
- 新华社记者|天津市首批本土奥密克戎感染病例治愈出院
- 大厅|【天眼新闻记者在现场】便民就医再升级,金阳医院正式启用儿科新治疗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