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雄联盟》10周年庆典举办地杭州 , 一位朋友对游戏日报拍摄的素材感慨:
“第一张全英雄的图好经典”
文章图片
没错 , 这张图片是《英雄联盟》2014年的全英雄图 , 游戏日报取材于杭州地铁站 。 在《英雄联盟》迎来10周年的日子里 , 这张图更能承载玩家们的回忆 。
任何一款游戏的成功都离不开玩家的支持 , 《英雄联盟》自然也是如此 。 作为一款运营10年 , 常年占据国内端游霸主地位的现象级游戏 , 游戏日报不得不好奇 , 玩家为什么选择继续留在《英雄联盟》?
带着这个问题 , 游戏日报和几位英雄联盟玩家聊了聊 。
第一批玩家是如何接触到《英雄联盟》的?
2011年 , 彼时国内游戏呈MMO、FPS、以及MOBA类游戏分庭抗礼的局面 。 整体上 , MMO存在着内容相对枯燥的问题 , FPS受限于外挂的困扰 , 而MOBA类游戏有一定的门槛 , 三者互有优势缺点 , 共同把控着各自领域的玩家 。
《英雄联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 。
【英雄联盟|从1980到2000的玩家中,我们发现了成年人留在英雄联盟的理由?】一位93年的玩家告诉游戏日报 , 自己是在S1末期通过官方渠道接触的《英雄联盟》 。 在他看来 , 游戏最为吸引他的是早期的不同英雄的趣味玩法 。
文章图片
可以说 , 《英雄联盟》吸引的第一批玩家 , 是通过MOBA类游戏本身的竞技性和趣味性做到的 。 另外 , 和传统的MOBA游戏不同的是 , 《英雄联盟》在推出之初 , 在操作上是降低了难度的 。
有了第一批玩家的安利 , 《英雄联盟》很快就迎来了第2批玩家 , 游戏日报君遇到这样的例子很多 , 大多数是朋友、同学推荐去玩的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可以说 , 《英雄联盟》在2014年之前 , 聚拢玩家主要依赖的是游戏本身的亮点以及玩家的自发扩散 。 而诞生于2013年的LPL、以及游戏推出的各类趣味玩法 , 则主要起到了留存玩家的作用 。
《英雄联盟》是如何吸引非MOBA类用户玩家的?
不过这一切随着《英雄联盟》的运营策略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 。
和一位来自01年的女玩家的对话让游戏日报君哭笑不得 。
文章图片
根据妹子的要求 , 已将头像打码
自2014年开始 , 《英雄联盟》就一直致力于降低新玩家的入坑门槛 , 以及将《英雄联盟》本身打造得更为年轻 。
2014年年底 , 《英雄联盟》宣布地图大改 , 召唤师峡谷地图由之前的偏暗变得相对明亮;2017年全球总决赛后 , 《英雄联盟》宣布取消金币购买符文的机制 , 将老玩家和新手拉到同一起跑线;2021年 , 《英雄联盟》神话版本推出装备推荐引导机制 , 再一次降低了游戏本身的门槛 。
同时 , 《英雄联盟》IP衍生作品 , 同样是本次10周年重点内容的《英雄联盟手游》《云顶之弈》以及《金铲铲之战》则在另一个维度进一步降低了游戏的门槛 。
文章图片
与此同步进行的还有 , 电竞的发展和产品本身的年轻化 。
2017年 , 《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落户国内 , 2018年 , 来自LPL的俱乐部IG拿下全球总决赛冠军 , 二者引发了电竞范围内的破圈 , 同时也为《英雄联盟》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 。
因此 , 《英雄联盟》也迎来了更多的 , 本身并不关注MOBA游戏的玩家 。
为了迎接这批玩家 , 《英雄联盟》再一次在画风上做出了革新 。 这一点在游戏皮肤上呈现得最为明显 , 2017年后推出的皮肤在画风和特效上有明显的改变 , 并且《英雄联盟》也将很多老皮肤的原画重做 。
文章图片
此外 , 还有为这批玩家量身打造的“绽灵节”“星之守护者”等泛二次元内容 。 对这批玩家来说 , 《英雄联盟》更多的是承载了社交属性 。
文章图片
论《英雄联盟》堪比婚恋网站的社交价值
- 婆媳关系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血脂异常|《脑心同治 医者语录》 ——陈伯钧: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从青年开始
- 我的婚姻还是败给了婆婆
- 农村墙上拍到一批新标语: 这创意太牛啦!从头笑到尾
- 对外|暴雪公布了一款还没定名、从未对外的生存游戏
- 飞秒激光|爸妈老了,100%都会得这个病!现在知道还不晚
- 英雄|22.2bug汇总,从来没见过这么多
- 黛安娜|英雄联盟手游贺新年,活动多多,福利多多
- 老婆怀孕五个月的时候,从楼上摔下来,孩子没保住
- 伤害|12.2韩服五路T1英雄推荐!男刀雷克塞驰骋中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