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两地出现愈后复阳病例!广东发布最新通知!

本文转自【南海发布】;
保持警惕
关注疫情最新消息!
8月20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报,平潭综合实验区报告一例台湾返岚人员核酸检测阳性病例。该病例两次治愈后仍然出现复阳情况。
林某妹仔,女,52岁。据调查,林某妹仔2021年5月15日因核酸检测阳性,在台湾隔离治疗14天,期间核酸检测两次阴性,于5月30日出院。 6月30日10点从台北入境厦门,自述为新冠病毒肺炎病例。入厦后在可居酒店隔离2天,7月1日核酸检测阳性 ,收治厦门大学附属杏林医院隔离14天,第7、8、9天连续三天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于7月15日出院,到金门湾酒店隔离14天。
7月30日解除隔离后,“点对点”接送至平潭集中医学观察点隔离14天,期间四次核酸检测均阴性,8月13日17:30转居家隔离7天,由区防控办“点对点”送至家中,当晚无外出。8月13日-19日居家隔离期间,患者一人独居,无外出,无来访人员。8月20日,接社区通知,患者从中埔家中前往潭城社区服务中心采集口、鼻咽拭子送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8月20日16:05,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8月21日,临沂市平邑县也发现1例入境确诊治愈后复阳人员。
患者为尹某,男,32岁,平邑县人。6月15日自肯尼亚入境广州,6月17日确诊为新冠肺炎,7月16日治愈出院后集中隔离至31日。8月1日闭环管理至平邑县集中隔离点,8月2日、8月3日、8月10日先后进行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8月20日晚11:30定期随访检测核酸结果呈阳性,21日凌晨3:20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
目前,该病例已转至市级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初步排查的10例密接者已全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初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居住环境标本检测均为阴性。
省外低风险地区来(返)粤返校的人员,抵粤后48小时以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近日,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万无一失”,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精准做好人员排查和分类健康管理
根据省疾控中心近期的风险评估,今年下半年在急性传染病方面应重点关注新冠肺炎、登革热、诺如病毒等,以及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疫情。
《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坚持人、物和环境同防,坚持新冠肺炎与学校常见急性传染病多病共防,坚决遏制传染性疾病在学校流行、暴发。
其中,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策”,重点人员“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把开学工作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疫情防控等统筹考虑。重点完善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报备制度,逐一建立台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师生安全返校。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分布情况。
开学前,要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院系、各年级、各班级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精准安排疫情防控重点师生员工有序返校。
新生和新入职的教职员工应在录取(用)后,纳入学校疫情防控网络,及时进行健康监测与管理。积极建议引导师生员工和家长开学前14天返回家庭所在地,非必要不出省,减少外出与聚集,开展自我健康监测与管理。
做好重点群体健康管理和服务
重点人群怎么做好健康管理和服务?其中,疫情防控的重点人员应暂缓返校,待所在地区降至低风险等级后或按防控要求健康管理后方可返校。
疫情防控的重点人员包括:
开学时仍处于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中风险地区、封闭封控管理地区,仍在境外的人员;
14天内来自高风险地区未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含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
正在接受隔离医学观察(含居家健康监测)的疫情相关人员;
治愈出院确诊病人、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
健康申报患传染性疾病急性期(如流感急性期、肺结核病活动期等)的师生员工应暂缓返校,待治愈后凭复学证明返校。
《通知》提醒,各级各类学校应按要求配备卫生专业人员及校医室(院)。中小学校应按要求完善设置临时隔离留观室(区),高校、技工院校和中职学校应按要求完善设置足够且相对独立的健康观察区域(宿舍),并做好生活、医疗服务等所需的设施设备及专业人员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