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
在复杂的环境中,如何把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这是个难题。解决这一难题有很多办法,其中一项就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朱向明认为,医院绩效考核不是为了让医院之间做比较,而是让医院找出短板和差距,有的放矢,逐渐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国考的“指挥棒”下,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明晰短板,推动改革,围绕流程再造、环境整治、资源优化、护理人文关怀等,深化改革并进一步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首先,医院推行全号源分时段预约并精确到具体时间点,门诊预约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由2017年的54分钟降至2020年的35.77分钟,患者等候就诊时间逐年下降,就诊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其次,把降低平均住院日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临床科室年度目标任务和月度考核指标体系。通过缩短CT、MRI等大型检查预约时间等,平均住院日实现2017-2020年“四连降”,有效提高了床位周转率,提升了医院运营效率。
同时,通过加强合理用药监管,完善处方点评体系和合理用药制度落地,出院患者次均药品费用稳步下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逐年下降、门诊基本药物处方占比逐年上升。对不合理使用情况,定期对临床科室、医生进行约谈、通报和处罚,通报结果与个人职称晋升相挂钩。
最后,医院还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多措并举提升科研实力。科研项目数、总资助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SCI论文数、JCR一区文章数、发明专利数逐年提升,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取得显著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型医院”“安徽省十佳履行社会责任最满意单位”,改善医疗服务相关创新举措和工作制度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通报表扬。

文章插图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朱向明做客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网 张俊摄
筑牢学科发展人才基石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朱向明介绍,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为引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十三五”以来,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9人、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322人,学科发展人才基础更加夯实。
在“外引”的同时,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没忘“内培”。
依托安徽省临床医学高峰学科、皖南医学院一流学科等项目,该院强化人才梯队建设,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深入挖掘并培养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且潜力突出的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十三五”末,1人当选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获批博士生导师13人,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3人。
为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朱向明称,医院坚持以疾病诊治为主线,以科学研究为切入点,建立科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的多元化桥梁,把前沿性的新业务、新技术、新疗法应用于临床,形成疾病诊疗优势项目,建设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具有专业技术特色的临床诊疗中心。“最终实现以各级各类临床重点专科为引领,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辐射作用,用人才让医院学科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朱向明说。

文章插图
专访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朱向明。人民网 张俊摄
坚持内涵与外延并举
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重大项目建设是重要支撑,亦是着力打造与区域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群众健康需求相匹配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切实举措。
朱向明介绍,“十四五”期间,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将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并举。
在内涵建设上,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脑血管方向)为抓手,助推项目尽快落地、尽快实施、尽快发挥效益。而在外延发展上,则是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谋划实施“一院两区”发展战略。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解见业:全科医学科都可以看什么病,你知道吗?|医学科普| 青岛市科技局
- 重症医学科|州二院运用CRRT治疗新技术挽救患者生命
- 术中|多学科协作实现“术中放疗”
- 校企|校企合作结硕果!辰欣药业与济宁医学院签约
- 沈阳医学院|沈医附属中心医院召开医院高质量发展意见征集会
- 王孝升|携手院士团队 打造区域学科制高点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网找大夫看清这个榜单:2021年度好大夫榜
- 学科|援非医疗队助中几友好医院建起三大中心,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 多学科|惊险!八旬老人不慎骨折,多学科联手顺利手术
- 重症医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开展春节前岗位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