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 急性期|三伏天疼痛患者激增 多为肌筋膜炎所致 避免劳累、受凉】资料图片
有媒体报道,进入三伏天以来,各医院的疼痛科门诊患者明显增多,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肌筋膜炎。“这是一种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导致人体的筋膜、肌膜、肌腱及韧带等富有白色纤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康复科主任王嘉麟指出,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广泛性钝、肤麻木发凉、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疼痛感一般晨起及傍晚较重,白天轻,多由活动强度不当及气候变化诱发。
“肌筋膜炎常见于肩颈、腰部、足部和臀部。”王嘉麟介绍,颈肩肌筋膜炎多由劳累、受寒、环境潮湿等因素诱发及加重,可分为急性期及慢性期。急性期腰部疼痛剧烈,伴有烧灼感,活动后加重,局部压痛明显;慢性期则表现为腰部酸痛沉重,肌肉僵硬,常在气候潮湿、晨起及劳累后酸痛加重,稍加活动可缓解。臀肌筋膜炎可因气温变化、受凉诱发或加重,主要表现为臀部酸痛不适有重压感,肌肉僵硬,活动后疼痛减轻,易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局部肌肉痉挛、活动受限。
应对肌筋膜炎可采用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多种方式。王嘉麟举例说道,颈背肌筋膜炎可点按肩井、颈百劳、风池等穴;腰肌筋膜炎可运用滚法对膀胱经上的穴位及夹脊穴进行治疗,能较好快速地解除肌肉紧张黏连,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气候潮湿,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气血不畅;长期久坐、姿势单一、持续肌肉紧张,过度劳累等均可导致肌筋膜炎的发生。女性、免疫力低下、脊柱退行性变及脊椎先天畸形以及有外伤史而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的群体更易患病。”王嘉麟提醒,预防肌筋膜炎,应注意气候变化,夏季不要长时间吹空调;避免久坐、长时间伏案工作及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注意劳逸结合;控制体重,长期站立者,要选择合适鞋子,并间歇性休息,减少对足底部冲击过大的活动;避免睡软床,尽量睡硬板床,积极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进行体育锻炼之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新京报采访人员 刘旭
校对 危卓
- 遂昌县人民医院2022年春节假期工作安排|重要通知 | 休息初四
- 春节|春节期间如何预防脑卒中
- 后遗症|港中大研究:新冠长期后遗症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关
- 急性胰腺炎|孕妇患急性胰腺炎,血液里置换出2500ml的“油”!
- 摘除术|春节假期护眼:注意这四点,预防这五类
- 症状|【微特稿·健康与养生】研究:“新冠长期症状”风险或可预估
- 反流|长期“反酸”,你值得注意!
- 肩膀疼|肩膀疼却查出晚期肝癌?其实3个异常,都可能是肝癌预警
- 危害|“别熬夜,真的很伤身体”!长期晚睡的危害,不只是长相变丑
- 田新平|抓住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窗口期